楼主最近忙于某论文发表事项,故本帖暂时停止更新,请各位谅解。
喜欢的能不能请点个赞~傲娇下~本帖正在连载中,计划写的细一点,请各位耐心等候,也欢迎任何探讨,谢谢!本帖谢绝转载!!!好吧,作为山庄研究者,潜水知乎一年了,还是来科普一下。
这是我第一篇回复,前方超长图文预警,手机党慎入!!!首先简单介绍下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热河园庭。
始建于清代康熙四十年(1701年)至四十二年(1703年)之间(参考郭美兰《康熙年间口外行宫的兴建》),清圣祖晚年近二十年间有大量时间在这里度过的。
雍正一朝皇帝没去,但对园子还是很重视滴,山庄于是得到很好维护。
乾隆时期大兴土木,臻于极盛,一度能和圆明园并驾齐驱。
嘉庆时离宫地位继续维持,园林景观仍有所发展。
避暑山庄的衰败始于道光初期,同治以后更是一蹶不振,日趋破败。
对楼楼提到的山庄遭遇。
我想分几点来谈。
一、文物陈设。
避暑山庄历经康乾嘉三代帝王110余年间的经营,园内文物收藏极为可观,全盛时期约有数十万件之多,堪称清代北京之外最大的皇家宝库(沈阳故宫的收藏也很多,但质量与热河相比各有所长,数目上则明显不如避暑山庄)。
清末同光宣几朝,清王室囿于财政等原因,为了贴补宫用,屡次裁撤热河陈设,总数不下二十万件!!!(慈禧胃口很大,有木有!!所以今天在颐和园看到避暑山庄旧藏文物就不稀奇了)很多现存两岸故宫的珍品,如宋苏轼澄泥鹅戏砚,宋米芾兰亭砚等都是在此间运回北京去的,其他杂七杂八的生活用品更是不胜枚举。
但是民国建立以后,山庄文物虽只剩了不到一半,不过数目还非常多,尤其是保存情况很不乐观。
正如1913年熊希龄写给袁世凯的呈文中所言:自德宗即位以来,将瓷玉雕漆及紫檀器具十八万件分批运京。
留存此地者,虽非贵重之品,而为数尚巨。
惟管理各员循旧安置,原设方位,不敢稍有移易,纵或房室倒败,亦不敢擅行挪动,任其日炙雨淋,愈久愈坏。
(见周秋光编《熊希龄集 第四册》P199-200)清亡后不久,熊希龄担任热河都统,眼见楼台坍塌,文物流散,便历时一年半对山庄剩余文物进行了全面清理,整理好的文物被集中装箱存贮,后经内务部同意,运回北京。
同时又对园内部分建筑群进行了修缮。
应该说熊希龄这两项举措是值得肯定的。
但问题来了,清理古物、修缮建筑都要用钱,热河地处关外,物资贫乏,怎么办呢?熊希龄一寻思,反正山庄东西多,卖一些吧,领导都这样了,下面办事的人更是大胆了,再加上当时管理的巨大漏洞,著名的“热河行宫盗宝案”于是拉开了帷幕。
。
。
其实客观来说,这事只能怪熊这人太实诚,对古董既无鉴赏能力,更没有收藏雅兴。
当时地方一些军阀觊觎热河宝物,以军功自居,想拿几件文物做奖品,熊希龄竟然答应了!!!如周秋光编《熊希龄集 第四册》P607记载,他曾送给姜桂题几件字扇:俞钦该军姜军统将将有方,克底勋绩。
特令园庭苑丞,由清舒山馆提取高宗(即乾隆)所书戒得堂条幅一轴,及月色江声福长安画扇各一件,寄赠通州姜军统。
乾隆书法现在拍卖动辄上千万,他就这样轻描淡写送人了,有木有!!!而且类似赠送行为远不止一次,所以民国后避暑山庄文物流失是从熊希龄开始的,一点也不冤枉他。
再说熊希龄清理出来的那批古物,在北京方面以及逊清皇室的关心下,为了方便保管,于1913年开始陆续运回,前后7批次,总计11万7000余件。
这些古物连同奉天旧宫(沈阳故宫)运回的11万余件文物,除文津阁《四库全书》收藏于京师图书馆外,其余均被存放于紫禁城前朝(后寝部分归溥仪小朝廷),共同构成了“古物陈列所”的主体(里面来自热河的文物贴有“热第X号”的标签,来自沈阳的文物贴有“奉第X号”的标签。
所以小伙伴们如果看到热字款,那说明这件藏品来自承德,若是奉字款,就说明来自沈阳故宫。
举个例子:下图是北京故宫藏清励宗万书《御制再题避暑山庄三十六景 诗并图》,封面右上角贴有“热第一九110号”的绿签,说明此件来自热河,是民国初年运回的那批山庄文物中的一员)这里面的山庄旧藏有《唐人明皇幸蜀图》、《宋李公麟山庄图》、《明沈周桐阴玩鹤图》、《明唐寅采莲图》等等(见下图。
忍不住再次吐槽熊希龄,这些全是珍品啊!!!!他竟然说没有“贵重之品”) 唐人明皇幸蜀图。
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被台湾方面评为“国宝”。
明沈周桐荫玩鹤图。
原存避暑山庄烟雨楼,现存北京故宫,上次石渠宝笈特展有展出~明唐寅采莲图。
卷后附明代书法家文彭狂草《采莲曲》及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绘小景(戳大图)。
此图原藏避暑山庄天籁书屋(名字很好听哦~),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被台湾方面评为“国宝”。
1914年,北平成立“古物陈列所”,这批热河运回文物成为陈列所的重要文物来源,除了少部分常年展出外,大多数深藏于宝蕴楼、武英殿等库房,一般人难以得见。
当年的热河运京古物,主要有以下几大类:1.书画类,包括唐宋元明清历代真迹。
以清代本朝君臣字画最多,数以千计,水平高低不齐。
而清以前名家作品约数十件,精品纷呈,以后有机会可以给大家补充个清单。
2.典籍类,光绪二十年(1894年)曾统计,山庄内各处殿宇陈设书籍共计4253部,16万2753卷(此次统计有很多遗漏,山庄实际藏书更多),种类以清代官修图书为主,间以少量宋元明珍本,其中宋版书不完全统计就有一千余卷。
不过这些书籍中只有《四库全书》于民国初运回北平,交京师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前身),其余书籍后来归热河图书馆。
3.青铜类,上到商周,下至清代,种类繁多。
30年代著名金文学家容庚先生曾将古物陈列所中所属热河行宫藏品进行整理,从851件热河旧藏青铜器中精选100件,编成《武英殿彝器图录》,图录以商周时期器物为主,容庚先生自言“不乏独一无二之珍品”。
4.器物类,诸如陶瓷、钟表、象牙、雕漆、家具、金银玉石木器等,包罗最广,数目也最丰富。
有很多都是清宫秘藏,比如象牙雕刻春宫图,大家没见过吧(囧)!!还有一根长近三米的大象牙,现在很少见了。
古物陈列所是中国第一座国立博物馆,自开放以后,盛况空前。
详情可参考顾颉刚:古物陈列所书画忆录 (看了此文,你会惊叹顾先生的记忆)1933,日军逼近华北,平津形势危急,民国政府决定从古物陈列所和故宫博物院藏品中精选一部分南迁躲避战乱,其中就有一些山庄旧藏。
这些南迁文物一路颠肺流离,于40年代被集中于南京,准备陆续运回北平。
但不久国共内战爆发,49年蒋介石败走时特地挑选南迁文物近3000箱带往台湾,这批文物有故宫、颐和园、国子监、沈阳故宫等处的,当然也有避暑山庄的(深表遗憾!!),它们共同充实了后来的台北故宫博物院!而被蒋介石挑剩下的南迁文物,除了1950年代承德运回7700多件外,剩余绝大部分仍然存放于南京朝天宫库房,其中热河文物数以万件!!!八十年代以来北京和承德,沈阳方面曾屡次过问此事,一度要打官司,但还是没有结果(妈蛋,好虐,这是答主心中的痛啊)下图是前几年南京博物院方面展出的宝座,报道说就来源于避暑山庄。
至于当年没有南迁的古物(贴有“留平”标签),大多数保存完好,存放于北京故宫。
解放后故宫方面很厚道,目睹承德殿堂空敞,存物无几,便调拨了不少文物充实山庄馆藏,其中既有当年古物陈列所的热河文物,也有很多是故宫本身的藏品(忍不住为故宫点个赞,太仗义了)。
这样承德文物才算逐渐恢复,并筹办了博物馆。
好了,话分两头。
1913年开始热河文物被分批运走,但由于总数实在太多,并没有全部运空,山庄内仍保留了大量文物(应有几万件)。
主要是殿堂匾额楹联、挂屏、宫廷陈设、戏服、书籍档案、佛教器具等。
这些东西由于是挑剩下的,俨然成为了热河都统的个人财产,被他们任意霸占掳掠。
熊希龄之后,热河都统一个比一个丧心病狂,对山庄文物搜刮比较厉害是姜桂题(对!!就是前文中熊希龄赠送条幅折扇的那位姜军统,这位主来热河之前就把这里惦记上了!)和汤玉麟,此二位不但拆毁了山庄内大量建筑,还搜刮了成千上万的文物,汤玉麟儿子在沈阳开饭店时为了招揽顾客,直接就把山庄烟雨楼的匾额顺过去了(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后来历经周折才回到原处。
可以说,民国军阀统治热河21年间,对避暑山庄的破坏罪行罄竹难书,期间大量珍宝遗失流落,音讯全无。
但由于山庄文物实在太多(在此对乾隆表示赞叹!!),以至于30年代日本人来了,发现承德还剩了宫廷文物近万件!!!(拿都拿不完,是不是很夸张)。
(这里插一句:姜桂题在任期间,将避暑山庄各殿剩余藏书数万卷,单独拨给热河文庙尊经阁,打算筹建热河省图书馆,后来这些书籍除部分毁于战火外,还有大量至今完好,保存在今天的承德市图书馆,也算他干的一件好事,值得肯定~)1933年初,日军占领热河,并组织学者考察了避暑山庄外八庙,他们认为“避暑山庄是世界少见的园林构造,是支那第一旅游处”,再如 @马前卒 盆友所言,溥仪也很关心这里,于是日本方面在综合权衡之后决定好好开发避暑山庄,不过因为资金拙计,计划也搁置了。
。
。
修复计划虽然没有彻底实施,但残存的近万件文物哪肯放过啊,1938年夏,日本学者黑田源次在避暑山庄阿哥所一带建立了“热河宝物馆”,收藏文物十四类,不定期展出,这些物品后来还出了一本图书叫《热河》,1942年由满日文化协会出版(国家图书馆“特色资源”板块有全文影像哦,大家只需注册一个账号就能看见啦,戳链接:民国图书 –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下面放几张书中收录的宝物馆藏品旧影,黑田源次摄影。
康熙帝御笔“梨花伴月”、“锤峰落照”匾。
现已不知去向,多亏这份照片我们才能知晓以前的匾额样式乾隆御笔金云龙纹挂对。
左侧乐寿堂楹联还保存着,右侧戒得堂楹联据说只剩了一件。
嘉庆帝御制诗挂屏。
用于室内陈设,写的是湖区临芳墅一带的风景。
华丽的佛塔,清代避暑山庄收藏的类似佛塔近千件,如今大多下落不明。
一些宫廷陈设品。
宫廷戏衣,无不精美,很多都是发往苏州成做的。
遗憾的是40年代,日军败走后,这些宝物馆藏品很多都被带走,有一些遗失在东北一带,现存沈阳故宫和辽宁省档案馆。
1945年八路军收复承德,并于第二年开始对避暑山庄进行修复。
据李征夫同志回忆,当时山庄文物残存不多,为方便盆友们学习,全文摘录如下:①楠木殿内紫檀“宝座”一座;②东西配殿各式乌木桌十张(有半圆形、椭圆形等,无方型的);③“四知书屋”陈列破碎甲胄,只剩三、四件,灯芯草满地(注:从破衣垫内漏出);④“十九间殿”破旧碎烂寿屏大小约三、四百件;⑤寝宫:上悬宫灯十娄盏,桌上放走马灯共十几件,长条黑色大方桌四、五台;⑥“云山胜地”楼内空;⑦“畅远楼”西侧院内有日本帝国主义的“古迹物特别调查所”一处,满院是日文有关避暑山庄外八庙等书籍、报刊、杂志等碎片(所长是伊东忠太,著有《热河遗迹的建筑史的价值》一书,他父亲伊滕太郎著有避暑山庄外八庙书,是日本资产阶级著名建筑学家)。
⑧“宝物馆”铁门开着,只剩十二件清代乾隆瓷器;⑨还有一处桌上展出辽代出土碎陶片,上有纺织等花纹,有文物价值(撤退时收了半麻袋,埋在现前宫西院最后一排一个坑中),最大的陶片不过一方寸左右,完整的全部被日本帝国主义运往日本。
(宝物馆后交由省市政府掌握)。
⑩文庙祭器等仍完整。
“尊经阁”存书损失一部,大部尚存。
《古今图书集成》日本书籍记载移“宝物馆”展览,据传后运日本。
金钟玉磬各十二副、十二音(金钟玉磬是俗称,《热河志》叫“镈钟”、“特磬”),制与北京太庙【似应为”文庙”】同)。
承德撤出时,市教育局副局长胡磊同志坚持运走(当时已经深埋),和一车古书拓片等运至中途,被国民党反动派劫去。
一九五一年,从丰宁一个粮食所找回一台金钟(镈),存离宫博物馆。
(11)梅花鹿,一九四五年九月初中旬还有三三两两,因城墙破坏,游人开枪打鹿,大部跑了,一支不存。
(资料见李征夫《避暑山庄的劫难及解放初的保护与维》,收录于《承德文史 第6-7辑》)可见承德第一次解放时山庄里的物品虽多有丢失,也还不少。
但没多久,内战爆发,国军占领热河,近三年间国民党十三军部队将避暑山庄当成军事阵地,对园子进行了一次空前绝后的破坏(此次破坏更甚于日本),拆毁建筑,盗卖文物(李征夫回忆中提到的11类文物大都不存)。
1948年冬,承德第二次解放,此时避暑山庄已经被破坏的差不多了,文物方面基本没有剩下什么东西,从清代到此时,几十年间热河文物流散不低于30万件(越写越沉重。
。
。
)。
新中国成立后,承德方面利用从南京运回的7000多件文物以及故宫调拨过来的各类藏品,总算恢复到了上万件的水平,虽不能和清代相比,但也算“浴火重生”吧,再加上从民间征集,现在避暑山庄博物馆藏品数目有近7万件,当然质量总体不高~~以上就是避暑山庄在民国以后文物流散的情况,终于写得差不多了,好累,答主先喝点水。
下面补充第二板块“建筑园林”的遭遇。
二、建筑园林。
避暑山庄的园林景观经过清代百年经营,于嘉庆时期达到最盛。
数千间殿堂楼阁分布园内各处,仅如意洲本岛就有三百几十间房屋,可见当年之壮观。
道光开始,山庄失修,园中房屋濒临坍塌,所幸热河地方官员恪尽职守,屡屡向朝廷争取经费,坚持保护,所以终及清亡,避暑山庄虽已萧条,但大多数建筑还是保存着的,是不是很赞???有木有很感动!!!(在此忍不住感慨下清代热河官员的责任心,《清宫热河档案》中同治光绪时期资料记载,清政府因财政困难,屡屡下令暂停对山庄的修缮,但这些官员总是连番三次据理力争,皇帝不批,他们就不停上折子,双方讨价还价,后来终于争取到了每年4500两白银的岁修银,虽然不多,但总算保证一些重要建筑不至于倒塌,不然的话避暑山庄很多建筑根本撑不到民国~~)。
清亡以后,熊希龄担任民国第一任热河都统,对避暑山庄是保护并“破坏”着(又得拿熊老开头了~~),说保护是因为他目睹山庄建筑破败,于1913年主导了对宫殿区和如意洲的修缮工程,共估银一万八百五十两(见周秋光编《熊希龄集 第五册》P230)。
此次大修是民国时期对避暑山庄维修规模最大的一次。
大家听了是不是很高兴啊?(鼓掌~),同时他还打算把避暑山庄园林进行分区开放,有的做博物馆,有的做公园,有的做植物繁殖基地,总之有很全面的规划构想。
。
。
但结果“然并卵”,这些想法并没有实现,他最后将热河都统公署(也就是他的办事地点)迁到避暑山庄去~占用了松鹤斋和东宫大片地面,跟他进去的还有一支军队,同时熊希龄还在山庄平原区兴修学校,增加现代建筑,破坏了园子的历史原貌。
因此捏,避暑山庄园林建筑被私人长期占据,也是从熊希龄开始的。
熊之后的热河都统继承并发扬了这个“优良传统”,如姜桂题、汤玉麟等人长期霸占园内建筑,将避暑山庄当做自己的个人享乐场所,任意使用,甚至肆无忌惮的破坏。
根据答主手里的资料,姜桂题主政热河期间,拆毁了山庄内的“戒得堂”、“花神庙”以及山区大量建筑。
汤玉麟时盗卖文物,洗劫山庄,自己生日还在清音阁看大戏,圆了一把皇帝梦。
总之,避暑山庄在历任军阀的破坏下,没等到日本人来,已经是损耗近半,不复旧时之观了~1933年,日军攻陷热河,末代都统汤玉麟率众逃走,走时还扣留军用汽车200辆载运私物(大部分为山庄珍宝)(见刘雪梅 高俊《民国时期的热河都统与避暑山庄》)。
热河沦陷当天,建于乾隆初年的东宫勤政殿和卷阿胜境殿(又称“五福五代堂”)被火烧毁,正如 @马前卒 同学提到的,到底是日军放火还是汤老虎(汤玉麟)余部所为,之前一直有争议。
但承德一些学者经过考证认为是汤玉麟部下逃离时纵的火(我感到非常气愤~勤政殿这组建筑乾隆对它十分欣赏~)(奉上一张极其珍贵的照片,1933年日军攻占热河时所摄避暑山庄“东宫”全景。
图中恰好记录了勤政殿、卷阿胜境被焚烧当天的场景,卷阿胜境的歇山屋顶清晰可见。
照片下方文字也表明了这组建筑是汤玉麟余部逃走时所烧)日本人来了以后,将部队“第八师团”驻扎在山庄东宫,开始了对避暑山庄的占用,后来也有过很多破坏,比如将“月色江声”当成侵略军屯兵厩马之所,堆得岛上到处都是马粪。
在平原区永佑寺附近屯兵操练。
将湖区临芳墅以西湖面填平,用作打靶场。
改造澹泊敬诚殿等建筑用作活动场所。
劫掠山庄剩余文物近万件,等等。
。
。
。
其中比较著名,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是拆毁珠源寺”宗镜阁“。
具体情况 @马前卒已经提到了,兹不赘述。
日伪统治热河期间,避暑山庄还遭受过当地百姓的破坏,比如山区西南的著名寺庙”碧峰寺“,30年代关野贞第一次去考察的时候还大体完好,拍了很多照片(见下图)。
没等几年他再去的时候已被夷为平地,没记错的话,好像是当地人偷运寺内木料,或为己用,或为出售,总之很快就把寺内建筑拆的一干二净。
30年代,关野贞第一次来避暑山庄时拍摄的碧峰寺全景山门内的力士像,形神俱备,是不是很精美???碧峰寺鼓楼,还很完好。
正殿”法华宝殿“内景,法相庄严的三世佛、十八罗汉。
可惜以上这些景象,等关野贞第二次来的时候已经不存,罪魁祸首竟然是自己人,讽刺不讽刺?总之,日本人对避暑山庄有过不小破坏,但客观来说,其程度远远不如民国军阀和国民党十三军,国人对避暑山庄的毁坏是大于洋人的,值得大家深思啊~~~下面回复下 @新水令 朋友的问题,”澹泊敬诚殿内的那套宝座屏风地平台是怎么保存下来的?“几年前,答主去避暑山庄考察的时候,承德市文物局的朋友曾明确告诉我,澹泊敬诚殿内的紫檀屏风宝座是清代原物。
但后来发现光绪宣统几份陈设档记载,澹泊敬诚殿内屏风为”泥金字紫檀三屏风“样式,现存殿内的屏风是”紫檀木刻耕织图五屏风“,明显与史料不符,因此可以肯定后者不是历史原物。
这在日本学者关野贞拍摄的《热河》画册中也可以佐证(图中,澹泊敬诚殿内没有屏风,说明30年代屏风就可能丢失了)至于宝座是否原物,答主估计也悬,解放后北京故宫曾调拨给避暑山庄大批文物,里面就包含了不少清宫家具,后来被用于原状陈列,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澹泊敬诚殿内屏风宝座虽不是山庄原物,也很可能是清宫旧藏。
另外殿中地坪是老的,它之能够保存下来,一是因为其体量过大,不易搬运。
二是民国时期军阀和日伪经常在殿中举行活动,地坪相当于个小型主席台,也就顺势留了下来。
未完待续。
。
。
。
。
。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