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没有发现,「相信」是个很有趣的词。
它隐隐地揭示了一个事实:当我们说「相信」的时候,其实代表着我们是无法完全确信这件事的。
因为如果能完全确信,我们用的词就会是,「知道」。
比如,我们从来不会说:我相信苹果是一种水果。
因为你不用「相信」,你就是知道。
苹果是一种水果,这没什么好「相信」的。
You just know。
比如,我们会对朋友说:我相信你一定能考上斯坦福大学。
至于你的朋友真的能不能考上?没人知道,包括 TA 自己。
你「相信」,是因为你愿意支持你的朋友,希望给 TA 一种精神上的鼓励。
换句话说,当我们说「相信」的时候,我们往往出于一种「情绪理由」,而不是「理性理由」(这不是严谨的学术词汇,算是一种代指,能会意就好)。
我们也可以做一个思想实验,看看能不能把情绪理由完全剥离,只用理性理由来做判断。
比如我现在说:你现在必须要把家里 90% 的财产拿出来,连贷款买的房子都要卖掉。
然后用所有这些钱,来押注「你的朋友能不能考上斯坦福大学」。
这时候,你肯定不会说「我相信 TA 一定可以」了。
你会去研究斯坦福历史的录取率、你朋友之前各种模拟考试的成绩、TA 个人的简历和文书写作水平如何、甚至家里有没有「能说上话」的亲戚……等等等等。
在这个过程里,不论得出什么结论,你的判断都是「理性」范畴的,而「情绪理由」的作用微乎其微。
但是显而易见,在生活中我们的大脑从来不会这么思考。
绝大多数时刻,我们在遇到一件事的时候,唤起的都是情绪判断,但给出的都是理性理由。
回到这个问题本身:出轨的人那么多,你还相信爱情和婚姻吗?答案已经很清楚了:当你说「相信」的时候,说明你并不「know」,所以你只能选择「believe」;当你说「我才不 believe 呢」的时候,很可能是你的情绪早已下了判断,然后为自己构建了各种看似合理的理由。
所以不管你「说」自己相信还是不相信,其实都不太重要。
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来消解这个问题。
「文字」和「语言」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它们(几乎)「天生」就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当我们开始落笔写「该不该相信」某种东西,或者和人开始讨论「xxx 是对还是错」的时候,就自动启动了某种理性机制——你看,当我们试图把一个事情「讲得非常合理」的时候,我们都试图理清思路、罗列理由、升华意义,这也是文字和语言自被发明以来最重要的功用。
然而,「爱情」本来就是个非理性的东西,用理性的方法去讨论和辨析它,无异于水底捞月、缘木求鱼。
所以,你还相信爱情和婚姻吗?真正的答案是:这个问题是不需要讨论的。
困在逻辑与语言里,往往会离真相越来越远。
而更重要的,是真正用心去经历、体会和感受,每一个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