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 That You John Wayne? Is This Me?”《全金属外壳》里这句台词困扰了我很久,后来才发现疑惑的不只我一个。
也不知道这个问题有没有确切的答案。
也许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先说这两个句子“Is that you, John Wayne?”意思应该是“是你吗,约翰·韦恩?”“Is this me?”意思应该是“这是我吗?”我理解的内涵是“我是这样的人吗?”“现在在做的这些事符合我的本性吗?”这句台词的最核心部分显然是John Wayne。
理清约翰·韦恩和这个故事的关系,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这句台词。
2、《硫磺岛浴血战》约翰·韦恩主演的1949年电影《硫磺岛浴血战》里,那张著名的“星条旗插上硫磺岛”照片应该是第一次在电影中还原。
上图为影片《硫磺岛浴血战》的截图。
上图为获得普利策奖的新闻图片《国旗插上硫磺岛》。
这个场景也在2006年电影《父辈的旗帜》中演绎过。
约翰·韦恩在影片中扮演的角色约翰·斯特赖克,跟《全金属外壳》里的哈特曼一样,是一名新兵训练官。
在这部典型的美国主旋律爱国电影里,斯特赖克一开始在新兵眼里是一个铁面无情的冷血动物,但是随着进一步的了解,大家都开始理解、赞同、支持这个典型的爱国军人了。
这是一部典型的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的美国二战电影。
来自不同阶层不同种族(但都是白人)的美国士兵经历了战争的洗礼,拧成了一股绳,与敌人浴血奋战。
影片的最后,美军士兵把星条旗插上了硫磺岛最高点,但此时此刻,大家钦佩、爱戴的长官斯特赖克已经被日军的狙击手打死。
战友正在阅读着在他身上找到的尚未寄出的写给儿子的信。
向高高飘扬的国旗行注目礼后,在激昂的歌声中,战士们走入了硝烟中。
影片结束。
约翰·韦恩凭借此片第一次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演员提名。
他塑造的约翰·斯特赖克成为了二战美国军人的象征,成为了一个爱国主义的符号——虽然他本人并未服过兵役(有传言他是逃避了兵役)。
这个影史上的经典角色在影片里训练新兵蛋子时说着这样的台词:我要骑在你们的头上,让你们站不起来。
等你们能站起来的时候,你们就是真正的战士了。
从这种态度来看,约翰·斯特赖克和哈特曼完全一样。
从1949年的《硫磺岛浴血战》到1987年的《全金属外壳》,同样的角色的塑造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3、美国主旋律爱国战争电影《硫磺岛浴血战》是美国自上世纪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拍摄的一批主旋律爱国战争电影的最典型代表。
同归此类的电影还有1945年的《反攻班丹岛》和《菲律宾浴血战》(片名直译“他们是炮灰”),1951年的《浴血火海》,都由约翰·韦恩主演。
那个年代,银幕上的约翰·韦恩就是不折不扣的爱国主义代言人。
麦克阿瑟将军在美国退伍军人协会的活动上亲口称赞他,“你比美国军人更能代表美国军人”。
甚至日本昭和天皇于1975年访美时,也表示想见见这位他们昔日敌军的重要象征。
约翰·韦恩的名字也被美军和一些军用品联系起来,例如军用P-38开罐器的昵称为“约翰·韦恩”,因为它“无所不能”。
P-38开罐器,昵称“The John Wayne”战后婴儿潮这一代人耳熟能详的,都是祖国在这场正义的战争中如何抗击德日法西斯的故事。
到了六十年代,越南战争爆发的时候,平均年龄在十九岁左右的战士们,正是看着约翰·韦恩的电影长大的,他们都有一种约翰·韦恩附体般的热血沸腾感。
这是他们期待已久的战争,终于来临了。
4、《绿色贝雷帽》1968年,约翰·韦恩乘着越战的狂风卷土重来。
电影《绿色贝雷帽》是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启航的,自导自演的约翰·韦恩向林登·约翰逊总统承诺会在这部影片中展示“我们为什么要打这场仗”。
跟二战隔了一个时代,这部影片有着不少新时代的特征。
比如,美军队伍里有了黑人面孔。
电影制作规模堪称华丽。
各种直升机编队都是实拍,而不是像《浴血火海》里一样老在摄影棚里假装开飞机了。
这部影片里玩的“飞机从地面捎个人走”,在五十年后还被《黑暗骑士》模仿过。
但是跟以前的二战电影比起来,《绿色贝雷帽》还有一个变化,非常微妙,但也非常重要。
影片开头花了五分多钟的时间,让爱国军人在与媒体和民众的见面会上,为参战的正当性辩护。
整部影片中还埋伏着一条长线,是一位随军记者从质疑战争到拥军爱国的心路历程。
而以前的二战电影,从来不需要向观众解释“我们为什么应该打仗”。
《绿色贝雷帽》以其强大的演职员阵容和震撼的制作规模收获了商业成功。
但是它企图达成的“再造神话”的目的,却彻底失败了。
因为迷信当年那些神话的孩子到了战场上,才发现眼前的一切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5、赞歌不再1970年冒出来的两部战争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和《陆军野战医院》,一部以二战为背景,一部以朝鲜战争为背景,都没有了对爱国主义的褒扬,取而代之的是讽刺和戏谑。
然后,在水门事件的政治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越战电影出现了。
1976年,《出租车司机》,一个越战老兵的悲剧。
1978年,《猎鹿人》,没人知道战争的意义,只知道战争的可怕后果。
1979年,《现代启示录》,本杰明·韦勒上尉去刺杀已经叛变的同样是“绿色贝雷帽”(美国陆军特种部队成员)的寇兹上校,一路见证着末日景象。
1982年,《第一滴血》,又一个越战老兵的悲剧。
1986年,《野战排》,是导演奥利弗·斯通越战归来后便一直撰写剧本想要反驳约翰·韦恩的《绿色贝雷帽》的作品。
1987年,库布里克导演的反战电影《全金属外壳》上映。
《绿色贝雷帽》,是越战美军赞歌的绝唱。
二战爱国者神话人物约翰·韦恩,走下了神坛。
6、《全金属外壳》里的约翰·韦恩《全金属外壳》的原著是半自传体小说《The Short Timers》,书中提及约翰·韦恩多达二十八次。
第一次提及的时候就在开篇第一节,内容是这样的:枪炮军士格尔海姆吐了一口唾沫。
“全队听我说。
你们这些蛆虫最好开始显出美国海军陆战队新兵的样子。
别以为你们就是海军陆战队的成员了。
你们只是顺道来领一套蓝色制服的。
我说的对吗,姑娘们?我很抱歉。
”一个戴着圆框眼镜的瘦瘦高高的德州士兵——大家都开始叫他“牛仔”了——说,“是你吗,约翰·韦恩?这是我吗?”牛仔摘下他的珍珠灰斯特森毡帽朝着汗津津的脸扇起了风。
我笑出声来。
多年的高中戏剧课让我练就了一手模仿的好技艺。
我的声音跟约翰·韦恩一模一样:“我想我会很讨厌这部电影的。
”牛仔笑了起来。
他用斯特森毡帽使劲拍打着他的大腿。
枪炮军士格尔海姆也笑了起来。
这位高级新兵训练官穿着毫无瑕疵的卡其裤,面目可憎。
他用食指指在我两眼间,说,“你,对,就是你。
大兵小丑。
我喜欢你。
你可以到我家来操我妹妹。
”他咧嘴一笑。
然后他板起了脸。
“你这个人渣。
我知道你的名字。
你在我的手掌心里。
你不要笑。
你不要哭。
你要按部就班地来学。
我会教你。
”而在电影里,这两句台词改由小丑说出。
意味还是一样。
影片中,报社会议后的晚上,军营被袭击以前,大伙儿躺在各自床铺上聊天的时候,小丑又学起了约翰·韦恩的说话方式。
在外号叫Payback的战友卖弄战斗经验的时候,小丑对战地摄影师Rafterman说:别听Payback的,Rafterman,有时候他以为他是约翰·韦恩。
后来,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战地记者用摄影机拍摄这些前线士兵时,小丑又重复了一遍:是你吗,约翰·韦恩?这是我吗?接下来的几个战友说:开机!这里是《越南:大电影》!如果小丑是约翰·韦恩,我就是战马!“石头”可以演石头!(注:说这话的战士外号“石头”,因为他脖子上戴着一块石英。
)那我就是安-玛格丽特!“禽兽他妈”可以演一头疯牛!那我就是卡斯特将军!那谁演印第安人?让越南佬去演印第安人!不知不觉中,约翰·韦恩从一个英勇无畏的军魂象征变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戏谑对象。
7、关键词:困惑“是你吗,约翰·韦恩?这是我吗?”这句带给观众困惑的台词也注入了角色的困惑。
“困惑”这个关键词深埋在《全金属外壳》的创作层面中。
如果说《现代启示录》里的马丁·辛始终以刺杀马龙·白兰度为目标,《野战排》里查理·辛也以生存为目标——生存的目的是回到那个正常有序的世界,《全金属外壳》里的角色则完全失去了人生目标。
甚至,《全金属外壳》里最后与越南狙击手的遭遇战,也仅仅是因为他们在从一个关卡到另一个关卡的路上走错了路,并非什么注定的命运。
到影片的最后,小丑依然在“全是屎的世界”里。
创作层面上制造同等困惑的,还有第一幕里戏份最重的教官与胖士兵,居然在第一幕结束的时候就都死去了。
这是许多批评家抨击的对象,却也是库布里克最有魄力的选择。
“是你吗,约翰·韦恩?这是我吗?”这句话里的认知困惑在影片中解读过,也出现在了影片的海报上。
头盔上写着“BORN TO KILL(天生杀人者)”,却又戴着和平徽章。
这种矛盾对立如何统一?面对长官的质疑,小丑是这么回答的:“我想我是在指人性的二元性吧。
荣格说的那样。
”8、二元性·荣格新兵训练场上,士兵们几乎都燃烧着约翰·韦恩式的热血,几乎没人意识到这澎湃的爱国主义热情后藏着什么荒诞的东西。
比如,教官训话时向他们提及的榜样,是“无差别杀人狂”查尔斯·惠特曼和刺杀肯尼迪总统的嫌犯李·哈维·奥斯瓦尔德。
这是荣格学说里的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之间的交战。
新兵训练营的目的,就是要消灭个人意识。
所以跑操的时候大家齐声唱:“I love working for Uncle Sam, lets me know just who I am.”“我爱效力山姆大叔,让我知道我是谁。
”半夜里大家一起欺负胖士兵的时候,小丑又遇到了“我是谁”这个障碍。
大家都打完胖士兵后走掉了,只剩下小丑站在那儿犹豫着。
牛仔催促他之后,他终于下定了决心,抡起用毛巾包着的肥皂,一下,两下,三下四下五下六下。
之前,其他人都只打了胖士兵一下。
在环境的逼迫下,懦弱无能的胖士兵派尔不得不“成长”起来,也变成了一个铁血士兵。
直到新兵出征的前夜,两声枪响,和教官在厕所里同归于尽。
这个有大量戏份的角色被忽然砍断,却以另一种方式生存着。
当小丑来到牛仔所带领的小队,遇到的挑衅者,“禽兽他妈”,显然继承了大量胖士兵派尔的特征。
他总是半眯着眼睛,总是合不上嘴,总是露着似笑非笑的表情——这些都是派尔的标志性特征。
“禽兽他妈”的块头也很大,只是不胖。
而他的头盔上写的,不是“BORN TO KILL”,而是“I AM BECOME DEATH”。
这是派尔来自地狱的呼喊。
一个派尔被个人潜意识拉进了地狱,另一个派尔经受了集体无意识的洗礼站了起来,变成了“禽兽他妈”。
所以他深知目前所做的一切毫无意义。
死了两个战友之后,战地摄影师说他们是为自由而死,“禽兽他妈”说,“你觉得我们在这儿杀越南佬是为了自由?这就是屠杀。
”之后大伙儿接受记者采访,也没人说得上来,大家千里迢迢到这儿来打仗,到底是为了什么。
9、《米老鼠进行曲》影片最后,好不容易干倒了狙击手,才发现这个苟延残喘的敌人只是一个小姑娘。
这给小丑带来的冲击远不止一两重。
让我们吃尽苦头的强大敌人,怎么可能是这样一个小姑娘?要知道我之前遇到的姑娘都是物化的供玩弄的肉体。
我应该杀死她吗?她可是杀死了我的好友牛仔。
可是杀了她等于给她一个痛快,可真是便宜了她。
可是这样看着一个人受苦真的可以吗?是你吗,约翰·韦恩?这是我吗?他开了枪。
他不是约翰·韦恩。
他不再纠结。
虽然他在独白里承认自己依然在“一个全是屎的世界”里。
独白的背后,伴着影片落幕的,和《硫磺岛浴血战》《绿色贝雷帽》的结局一样,是嘹亮的军歌。
等等。
那不是军歌。
We play fair and we work hard and we're in harmony.M-I-C-K-E-Y M-O-U-S-E.Mickey Mouse. (Mickey Mouse.)Mickey Mouse. (Mickey Mouse.)Forever let us hold our banner high.High. High. High.Boys and girls from far and near you're as welcome as can be.M-I-C-K-E-Y M-O-U-S-E.Who's the leader of the club that's made for you and me?M-I-C-K-E-Y M-O-U-S-E.Who is marching coast to coast and far across the sea?M-I-C-K-E-Y M-O-U-S-E.Mickey Mouse. (Mickey Mouse.)Mickey Mouse. (Mickey Mouse.)Forever let us hold his banner high.High. High. High.Come along and sing a song and join the family.M-I-C-K-E-Y M-O-U-S-E.那是《米老鼠进行曲》。
是他们的童年。
是他们无法被消灭的个人意识。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