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该问题下又看到所谓的“中国古代无民族主义,此乃近现代从西方传入”。
回答下举的几个例子亦是曲解强读。
举例,弘光朝初期的“联掳平寇”政策,并不是当时的汉人无”民族观念“,而是错误的认为清军无意中原,与以往一样是来趁火打劫。
当时的清朝与明朝也是相互敌对的两个民族国家,这一点不论是近现代的研究史,比如西方的《剑桥中国史》,国内吕思勉老师的《中国通史》,顾诚老师的《南明史》等,亦或当时之史料,都写的明明白白。
“万历四十四年丙辰,努尔哈赤号后金国汗,建元天命,指中国为南朝,黄衣称朕,是为清之太祖,清朝建元实自此岁始。
”(《明季北略》上,计六奇) 清军占领北直隶,击败大顺军后,弘光朝廷请求清军帮剿”贼寇“,归还京畿地区的条件是割让山海关以北关外土地,以及年年岁币为条件,而“联掳平寇”这个词本身就说明了当时是有民族主义。
“掳”乃鞑虏,明时对满洲人之称呼。
“寇”,贼也,明政府对农民起义军之称呼。
联掳平寇,即是联合满州人镇压国内农民起义军也。
明最后一位皇帝永历于缅甸被俘,史称,咒水之难。
吴三桂俘获永历帝后曾与帝相见,史载“三桂进见。
初甚倨傲,见王长揖。
王问为谁?三桂噤不敢对。
再问之,遂伏地不能起。
及问之数至,始称名应。
王切责日:汝非汉人乎?汝非大明臣子乎,何甘为汉奸叛国负君若此?汝自问汝之良心安在?三桂缄口伏地若死人。
王卒曰:今亦已矣。
我本北京人,欲还见十二陵死,尔能任之乎?对曰:某能任之。
王令之去,三桂伏不能起,左右扶之出,则色如死灰,汗浃背,自后不敢复见。
”(《南明史》下729页,顾诚》)“汝非汉人乎?汝非大明臣子乎,何甘为汉奸叛国负君若此?汝自问汝之良心安在”?下次再见到说古代中国无民族主义者,某亦想问之:“汝非汉人乎?”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