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音乐教育者,其实现在很多小学的音乐课在我看来——宁可别上。
小时候,因为在当地找不到可以教吉他的老师,所以我学吉他很晚,加上又没有条件去读音乐学院,只好在当地的一个小琴行学习。
大概学了一年多之后,每次和其他经过系统音乐学习的朋友在一起弹琴合奏,我明显跟不上,于是那时候在弹琴这件事情上,我对于自己特别不自信。
有一次我正在练琴,老范的名曲《上帝的爱》,一个朋友问我,“这个曲子你弹了这么长时间,弹得也这么熟,你给我讲讲这个曲子哪个地方是上帝,哪个地方是爱?”一直照着六线谱记品格数、只顾把曲子流畅弹出来的我顿时傻住了,什么也说不出来。
朋友的这个问题在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到底是音乐本身就让人难以理解?还是演奏者的表现力会让听者无法感受到乐曲的情感?很多人都觉得自己不能理解一首乐曲,或是干脆直接表示自己听不懂音乐。
欣赏音乐的一个最大误区,就是过多地用文学化和语言性的内容解说听觉感受,比如使用过国内某大型音乐APP看过它每首歌下面的评论区就知道了,讨论音乐本身的非常少。
我曾经在这个平台听到过某独立音乐人发的原创作品,鼓的节奏都没打准,但是翻完评论没看到一个人说这个事,全在这个曲子下说自己的故事,跟QQ空间留言板似的。
在认知与行为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误区效应。
意思是人们对较长时间形成的某种错误认识或错误做法并未感到是错误的,甚至认为是正确的,从而不知不觉地步入了失败陷阱的现象。
我认为这个词在当下这种环境下很适用,我们欣赏音乐的方式,让我们自己给自己造成了很大障碍,又因为这个障碍,把很多人都挡在了音乐大门之外。
目前世界认可的八大艺术,包含了包括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戏剧、建筑、电影八大类别, 现在也把电子游戏加入了进去。
艺术反映的不仅是各地区、各民族的人文,也是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
你们有没有发现,在所有的艺术类别里,唯独音乐是看不到、是单由声音构成的。
事实上,我们都有耳朵和理解能力,所以不要认为自己听不懂音乐,每个人其实单凭自己的日常经验和情感差异,完全能够参悟到如何听懂音乐。
欣赏音乐的最佳打开方式是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有必要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有现在这样的欣赏音乐误区?其实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多年来的音乐普及和音乐教育工作,基本上全是乐曲解说这一个套路。
让你感到更无奈的是,往往关于这些乐曲的解说,都只有一个标准答案。
上音乐课的时候,老师会说:“这首曲子你首先要去了解创作时代背景、创作过程、作者生平,然后这首曲子肯定是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的喔! ”不管是各个阶段层次的教材,还是和音乐有关的平台、媒体都充斥了这样的内容,结果就是不仅让大脑形成了音乐审美观念的误区,并且还强化了这个误区。
可以一起来看下人教版音乐书(六年级上册),也就是11-12周岁的小小少年们,在学校音乐课上都学习些什么: 这样的音乐教材,如果是我自己的孩子,10多岁了,我一定不会让娃娃跟随学校这样的教材来学音乐。
要知道,每个人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时,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需要学习,音乐也是。
你在学校里上音乐课,你以为你在学音乐,结果你是在学一个标准答案。
然后不知不觉经过多少年,这些标准答案或者说是欣赏、感受音乐的“观念”,就在你脑子里根深蒂固了。
回到八大艺术(或九大),绘画、电影、文学等等的表现方式都很直观,因为这些都可以用“视觉”完成。
但音乐不一样,它不像其他艺术那样可以用眼睛直接看到是啥样,理解音乐需要的是“联觉”。
联觉人人都具备,就看你是否知道且在乎过它。
联觉简单解释,就是因为一种感觉而引起其他感觉的心理现象,比如音乐,因为人类联觉机制的天然存在,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听一首歌就能产生回忆、幻想、场景、情绪、情感、思想、哲理等等听觉之外的东西。
但是问题来了:音乐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东西,一首歌带给你和我的联觉都不同,那谁才是对的?如果我们要纠结谁才是对的,就依然没能逃过音乐欣赏的“误区”,原因很简单,因为音乐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东西,所以对于音乐的理解并没有标准答案。
一首歌从没有到有的具体过程,曾经我们为此专门写过文章科普(【音乐扫盲】一首歌是怎么做出来的?),如果你看过这个文章就会明白,一首歌的诞生是由多个环节集体创作完成的:一首歌的创作,首先需要词曲作者和编曲人奠定最基本的音乐结构和主题,换做修房子打比方词曲创作只算是打地基;地基打好后,接着是演奏这个曲子的乐手,既要把乐谱还原,还要加入乐手的个人理解,你也知道同样一首歌不同的人演奏感觉和味道是不同的;然后是经过录音师、混音师、母带工程师加入了个人理解的三度创作,这才产生一首歌。
这里面的每一个创作环节,都在不断的赋予音乐更新的表现内涵。
最后才是每一代的每一位欣赏者,他们把自己的个人经验和理解投射到音乐当中去,再一次赋予这首歌新的表现内涵。
所以现在回头再来看老范那首《For The Love Of God》。
单看这首曲子, 它包含了点弦、揉弦、推弦、摇把技巧、人工泛音、还有老范个人的特殊"抖音"技巧,单说乐器学习中的“技能训练”,这曲子的确有很多值得吉他手学习的地方,网上也有很多人解读这首乐曲。
但当时(1988年)在创作这首曲子的时候,老范只负责弹录了吉他, 其他的编曲、制作都是 Whitesnake 牵头完成的。
所以如果你告诉我,这首曲子代表了老范什么思想内涵和崇高寓意,你在弹的时候得往这个方向靠。
那我就会告诉你,我做不到,我只能做到用自己的理解弹出来。
音乐不完全要像文学表达方式那样一定要“切题”。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一首歌的歌名不是词作人取的。
事实上,有很多独立音乐人、大牌乐队、甚至是作曲家们,音乐作品都写完了,还没有给这首歌取好名字,要不就是现想一个,要不就是让朋友帮忙想个名字。
加上每个人对于乐曲的理解、演奏能力都不同,所以《上帝的爱》换一个乐手来弹很可能会弹成《恶魔的恨》。
连乐手、音乐人都是这样的,普通的听众有什么必要在乎自己的感受是不是作曲家的表现初衷?就像鲁迅当时可能真的只是看到家门口有一棵树,旁边还有另一棵树,仅此而已;就像 Tommy 很多曲子都是随便弹出来的,然后取一个想取的歌名,仅此而已。
欣赏音乐的门槛非常低,只需要有听力正常的耳朵和能够思考的大脑就可以,并且每个人都会听音乐。
但如果你把一种全新的音乐形式给到对方,往往会起到反作用。
比如一个人习惯了听《学猫叫》这样的“歌”,并且还觉得好听的,这时候你给他推荐 Be-Pop、金属核、布鲁斯摇滚等等足以打破对音乐认知的“全新音乐类型”,对方通常的表现都是非常抵触—— 我听不懂,不想听。
你说这是过于自我呢还是什么,总之“听不懂”这三个字把一大批人挡在了音乐大门之外,然后前面提到的“误区”,又把另一大堆人请出了音乐的大门。
有人可能会说,因为自己本来就不懂,所以如何欣赏音乐需要教育支持,需要文化环境支持。
其实这些都不需要,欣赏音乐需要的只是人类本能。
但是很遗憾的,当我们去学校学习音乐课后才发现,所有学校的音乐教育全是乐曲解释,更恶劣的都有是标准答案。
这样的结果就是,在这个标准答案的前提下,搞得我们既听不出来,又理解不对,以前上了那么多年的音乐课,最后终于把大家培养成了现在的样子——缺乏音乐细胞、缺乏音乐审美,上升后就是直接导致缺乏艺术细胞和创造性,并且缺乏个人审美观,不知道什么是好与不好,不明白区分美与恶,也不会去求真求美,总之别人怎么说怎么看待,就是什么。
其实我从来不反对大家听、唱、跳《学猫叫》、《海草舞》这些歌,我担忧的是五六岁的孩子听、唱《学猫叫》;十五六岁的少年听、唱《学猫叫》;二十到三四十的成人听、唱《学猫叫》;五六七八十的老人聚集广场每天集体跳《学猫叫》,一首《学猫叫》,一首《小苹果》,一首《最炫民族风》,所有人都在那儿跳,听、唱,这说明什么?不能说这首歌有多优秀,只能说明人民的审美心智并没有提升,虽然岁数是增加了。
这些人类的天性都哪儿去?被扼杀了。
这几十年我们是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科技生产力也得到长足发展,但艺术,还有审美这个短板持续疲软。
由于人文文明是社会均衡发展的重要支柱,所以有三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不得不提出来:缺少艺术生命的人生是否会枯燥乏味?缺少艺术教育的民族是否会文明落后?缺少审美追求的社会是否就是一个肆意野蛮生长的社会?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当我们在介绍少数民族同胞时,都会说——这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当我们在介绍我们汉族时,通常说的是——中华民族是勤劳的。
这是现代。
但在千年之前的中国古代不是这样的,古代形容一个国家的太平盛世是什么状态,会用什么词呢?和谐大团结还是繁荣富强?都不是,而是用“歌舞升平”,意思是一边唱歌一边跳舞,一起庆祝太平盛世。
这个词最早在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就出现了,“歌”这个字还排在第一位。
古代的文艺青年知识分子有四个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也就是“琴棋书画”,“琴”字排第一位中华民族一度被称为“礼乐之邦”,我们有过非常辉煌的音乐文化和人文文化。
比汉代更早的战国时期,就有齐全的六个八音、十二个伴音,并且那个时候就有“八音分类法”。
在中国一千多年历史的古代,音乐对于国家、民族和百姓个体都非常重要,很多人也把音乐欣赏、演奏、创作作为人生的至高享受。
结果到了现在,我看到的是,我们居然成了一个最缺乏音乐享受的民族。
你不得不承认,2019 年了,大家追求的还是如何解决当下的温饱。
我觉得不喜欢音乐的人一定不正常。
有的人可能会说:有那么多我可以去喜欢的,不喜欢音乐又怎么了?” 中央音乐学院的周海宏教授(也是博导)在之前一个关于音乐教育的座谈里就提到过这件事:音乐是人类最重要的享受来源。
我们常年在不正常的环境下生活,把不正常当正常了,以至于指出不正常,你反倒觉得我有问题。
听音乐这件事,不是我们没有这种需要,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正常的音乐生活环境里,并且从小到大还在接受非常错误的教育,一定会导致我们的人生会和很多美好的事物失之交臂。
在国内做教育的都知道有个叫做“小三门”的学科,也就是音体美,因为这三个在“考试总成绩”中不占分数,所以被普遍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茶余饭后。
为什么要好好学音乐?因为好的音乐带给人最直观的帮助就是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
中国的审美教育目前暴露出的问题之严重远远超过大家的想象,这一点只需要逛逛街,或者多看看一些各种新房子的装修风格,你就能找到答案了。
审美教育的关键期是在童年!不幸的是,在所有教育当中,我们的幼儿教育最差;幼儿教育当中,审美教育最差;审美教育当中,音乐教育最差,这是非常不幸的现状。
一条完整的事物发展逻辑应该是:因为具备人类的天性,所以热爱音乐;通过热爱音乐学习乐器(用乐器进行自我表达);通过对音乐和乐器的热爱,从而热爱艺术;通过艺术热爱生活;通过生活体验幸福。
学音乐不是为了将来人人都要成为音乐家。
这是我们为什么要进行音乐学习的理想结果,但现在在学校学习普及音乐教育(音乐课)的结果,却让很多人“学了一门技术,恨了一门艺术”,不少学校的教育完全走向了音乐教育的反面。
此前大家应该也注意到了,网上一名家长晒出自己 5 岁娃娃的简历,在网上引发热议。
这份简历长达 15 页,显示了这个小朋友“具备 1500 字的识字量,年英语阅读量超过 500 本,钢琴、街舞、足球、围棋、游泳样样皆会,浮力、重力、密度、磁力等概念也不陌生,足迹更是遍布国内外诸多城市。
”这个5岁小朋友的“华丽”履历,直接颠覆了人们对于一个5岁孩子的既有认知。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5岁正是享受快乐童年的时候——“儿童急走追黄蝶,忙趁东风放纸鸢”,也许是最符合我们对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想象。
我们的时代有没有进步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们的时代一直在盲目变化。
现在的娃在教育上起步更早,压力也更大,这个我们都知道。
但一个5岁小朋友都有这么厚的一份简历,在我看来,它所展示的,只是为了满足家长达到自己的功利性目的,也是一种变相的炫富。
这些家长哪里知道,他们正在积极地把自己的孩子推向人生理想的反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是第二任,社会是第三任老师。
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是,这三方相互积极配合,没有做好教育,但把教育伤害,倒是做得滴水不漏。
我以学琴、学音乐举例。
第一种是贴标签的方式:有些学校老师、街坊邻居、甚至是家长,因为某个学生的演奏能力不高,或是唱歌不着调,就对这个学生说:你怎么这么笨?你就是个废材,不是块学音乐的好材料!等等。
在学校班级甚至唱歌不着调还能引来几十个人对你的集体嘲笑起哄。
这种说法方式和这些行为太常见了,常见到我们已经觉得这是正常的。
但这些话对于小孩子来说,无异于等于下达了判决通知书,给这个娃一个“标准”定论,全然不顾这个孩子、这个生命个体的诉求和心理感受。
真希望这些家长和老师们,在进行教育时,多用大拇指进行鼓励教育,少用食指进行指责教育。
第二种属于强迫式教育:来,给叔叔阿姨表演一首(唱一曲)你学的歌来听。
这个方式大家都经历过,就不多说了。
父母把自己娃当成机器人一样,听从大人指令来做事情,最终结果也只有一个:直接、快速的扼杀一个人的自我认知能力。
第三种,交换条件式:你要是能保证每天都练一下琴,爸爸就给你XXX、带你XXX;或者是,要是你在这个钢琴比赛里拿了一等奖,爸妈就带你出国旅游。
这个怎么说呢,奖励机制在教育工作里非常重要,但很多父母的出发点只是为了更好的监督自己娃,就通过这种明显带有功利色彩的方法来激励。
这会让这个人觉得学习就是为了得到某件事物,这个还有可能是父母决定好了的。
我只是觉得吧,出了必要的奖励机制外,应当让自己的娃,或者让自己明白,做一件事的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只要是付出了哪怕没有达到家长或个人的目标,也应当奖励,让人学会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和努力结果。
还有一种,不管是学音乐的人、还是父母、还是老师,都会潜移默化这么干,就是盲目比较。
当你学鼓的时候:“你看谁谁谁架子鼓都考过6级了。
”当你学钢琴的时候:“你刘叔叔的儿子今年钢琴比赛拿了金奖。
”当你在练吉他的时候:“你看谁谁谁,他弹吉他就是比你好听。
”当你寻求家人的支持想买吉他时:“三百块钱的吉他不可以弹吗!非要和别人一样用一千块钱的吉他你心里才爽对吧。
”教育有竞争,但不全是比赛,它更要教会一个人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发展自我的能力。
如果我们的教育存在这样的问题,结果可能只有一个——本来就输在了起跑线,在经过了长达几十年的折腾后,最后还要输在终点线,甚至看不到终点线。
人类有两大都具备的能力:理性和感性,代表理性的科学带动世界的发展,代表着感性的艺术又在不断的美化着世界,两者在人类的发展中相辅相成,犹如车的两个滚滚。
如果我们不从小重视一个小孩的感性思维的发展,“拥有幸福”这件事将会离这个人的一生越来越远。
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丰富多彩的人生,每个人都应该能够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有钱可以,没钱也可以;地位高的行,地位低的也行。
幸福是一种个人感受,感受幸福也是需要门槛和素质的,如果感觉麻木,感性素质低,就会使一个人失去本来能够体验到的幸福。
如果一个人要想获得一生的幸福,每天钻在“钱”里远远不够,还需要拥有体验幸福,体验生活感受的方法。
这个方法,只有学习艺术才能获得,最快的途径就是学习音乐。
至少后来我扔掉了六线谱,在系统的学了音乐后,再弹《上帝的爱》才发现,我因为练习这个曲子,学会也掌握了点弦、揉弦、推弦、摇把技巧、人工泛音、音色处理等等电吉他演奏技巧,也能听懂其他曲子是怎么演奏怎么表达乐曲的,还能把这些反馈到其他的乐曲演奏、原创作品的创作中。
我因为学音乐和乐器而变得更加强大、更加清醒、更加自信、对于人生更加有方向,这就是上帝给我的爱。
本文作者: @周北树 原文于2019年1月31日首发于公众号“哎呀音乐”。
上一篇:如何评价王菲的音乐成绩?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