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看过明日之子1后,就一个疑问浮现的我的脑海中,就是为什么选用这样的赛制?它将特性不一样的选手放在同一个舞台上比较,没有有统一的评判标准。
在同一赛道,还有评判标准。
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乱。
所以为什么采用九大厂牌的赛制呢? 说到明日之子,就必须说到选秀之母的龙丹妮,当年全民选秀超女和快男,按照现在的说法,13年前的该系列出来的选手,可以说现象级,拥有巨大的流量,而且经过一场一场直播出来的选手,演唱都是拥有一定的实力。
但是,这些好苗子真正从天娱传媒走出来的寥寥无几,艺人运营可以说是天娱公司的最大的bug。
在13年的比赛中,天娱的祖师奶奶李宇春曾经说过,舞台上选手和他们的师哥师姐,在比赛完后,都将面临一个挑战,就是自身定位。
在以前的赛制,一场比赛一个主题,选手根据主题进行比赛,有摇滚、唱跳、父母等等等。
比赛中,没有问题。
但是,比赛过后,他们需要再次重新的定义自身,他们的音乐标签是什么?选手给大众留下的印象就很模糊。
(此处,不谈比赛后就解约天娱公司艺人,只谈留在天娱艺人)。
而天娱公司在比赛后,让选手们上山下乡的参加各种商业,快速的消耗选手的人气,更是致命操作。
龙丹妮和马昊离开天娱,背靠腾讯,创办明日之子。
在明日之子第一季开播前,马昊接受了采访,明确表明,想寻找下一个华晨宇。
我想她们是总结天娱中经验了,在天娱公司期间,严格意义上从天娱走出来的人,具有代表性人物就是李宇春、华晨宇。
他们身上,标签很明显:独特、原创、极致。
还拥有一点,就是不可取代性,你很难在娱乐圈中再找到跟他们一样的人物了。
这样想,是不是可以理清明日之子,背后赛制的逻辑性呢。
直接将各位选手的定位明确,美颜对应偶像,魔音对应唱将,独秀对应原创。
建立每一个选手厂牌,挖掘每个选手的独特性,并且放大。
避免了,后续再建立艺人的形象的步骤。
而且,独秀赛道,原创标签直接立起来了,大众对原创歌手的偏爱一目了然。
这几乎可以说,这几年选秀中唯一拥有原创的选秀了。
(嘻哈除外,嘻哈对其他原创作品并不收入其中。
) 龙丹妮很幸运,第一季,她找到独特的毛不易,他的词真的很独特。
所以第一季成功了。
第二季可以说失败了,其实从音乐性的角度来说,其实比第一季要好,选手质量也比第一季要好。
但是,该比赛的弊端也显露无疑,就是可比性差,没有了评判标准,只能用人气来决定,几乎可以确定,下一期的淘汰谁,对于我这样的观众来说,毫无观看欲望。
所以,第三季,赛制又改了。
但,哇唧唧哇的公司关注后续发展话,挖掘有用独特性的选手和偏爱原创的选手,估计不会变了,毕竟就该公司在选员工嘛。
6.24 编辑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