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主问得真的很有水平,问得很细,问题描述也很准确,可要说清楚的话,估计得写一本十万字的书,很有挑战性哦。
正好这几天在写二十世纪中国摇滚历史的东西,就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这段时间在知网和图书馆找了好些资料来看,想从学术角度了解一下中国摇滚的历史。
正如我在自己的文章的序言里写到的,回溯中国摇滚的历史其实是一件十分有趣而有意义的事情,能解答很多关于中国摇滚的疑惑,比如,为什么1994年前后中国摇滚能迎来大发展,却又迅速衰落?但现在很少人在做这样的事情,一是没有资料,二是因为某些原因(昨天幸幸苦苦写完的文章发在专栏就被知乎静默了,可我还是想写)先推荐一本书吧:《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了解中国流行音乐的很有用很有用的一本资料书,或者去知网下载这位作者王思琦在2005年发表的博士论文:《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里面有很详细的文字资料。
很学术,很有用。
不那么学术的,李皖发表在《读书》杂志上的文章整理而来的:《多少次散场,忘了忧伤——六十年三地歌》,也是很不错的。
废话说了太多,打住。
之前回答的知乎大佬们都说得很有道理,而且内容也都很详细,其中我比较赞同夢旅十方的观点,他的划分和刚才提到的博士论文里的划分大致相同。
如果补充进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摇滚,我认为的具体阶段划分如下:1980 – 1985:摇滚萌芽,万马李王乐队;1986 – 1992:崔健登场,摇滚顺势顺势发展;1993 – 1996:魔岩三杰闪现,后迅速衰退;1997 – 2006:摩登天空登场,98新浪潮,后进入寒冰期;2007 – 2016:兵马司成立,小众音乐元气恢复;2016 – 至今:南方摇滚崛起,独立音乐时代到来。
我下面详细说一下这样划分的原因,希望这个回答能帮助大家了解一点中国摇滚的历史。
1980 – 19851980年,大陆第一支以演唱The Beatles、The Rolling Stones早期作品的摇滚乐队万马李王在北京外国语学院成立,随后,阿里斯乐队、七合板乐队、不倒翁乐队等摇滚乐队也纷纷成立。
我有看到一些人说万马李王成立时间时1979年冬,但至少我找到的资料里记载的是1980年。
这段时期摇滚乐队很少在公开活动场合亮相,多数以聚会的形式出现。
1986 – 19921986年5月9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的《让世界充满爱》首届百名歌星演唱会,崔健和他的“一无所有”在这个舞台的亮相,标志着中国摇滚正式从地下,走向大众的视野。
这一段时期还诞生了中国第一张摇滚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1991年,黑豹乐队的《无地自容》发行,1992年唐朝乐队的《梦回唐朝》发行。
这一时期,中国摇滚的发展势头很盛,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小型的非盈利型的聚会盛行一时,组建乐队也成为时尚,相传北京这时候有近200个乐队,当然有人也开玩笑说乐手也只有200个。
为什么以1992年为结束呢?1992年中国发生了重大的历史事件:“南方谈话”。
后来的一系列调整,让中国的文化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开放,大家于摇滚乐的批判态度也有了改善,于是在地下发展积累了几年的中国摇滚,在接下来两三年间迎来了大爆发。
(这其实很重要的)1993 – 1996这是中国摇滚第一个大繁荣的时期。
乐队活跃,发行的作品众多,社会各界也都十分关注摇滚,就简单的举两个例子:1993年3月26日,第一盘由大陆音乐人自己创作、制作的摇滚合辑《摇滚北京》发行,它汇集了北京十支最著名的乐队:轮回、黑豹、窦唯、超载、呼吸等等。
因此,那一年,3月26日被歌迷、记者、业内人士、专家定位“中国摇滚日”。
(如今谁还知道有这么个日子?)1994年8月1日,中国火旗下歌手何勇、张楚、窦唯的三张个人新专辑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及北京市文化局正式审批在北京东华童剧场举行新闻发布会。
值得注意的是,应邀出席新闻发布会的有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北京市文化局的官员,及首都、地方新闻界、路透社、法新社、BBC、《洛杉矶时报》等中外记者,还有关心中国新音乐的演艺界、企业界和社会各界人士。
(这架势、这阵仗,如今谁能有这样的待遇?)从这两个例子就能看出当时大家对于摇滚乐的重视和关注,不仅仅是歌迷在关注,媒体和政府也都在支持。
各种制度不断完善,比如经纪人制、签约制等等,初级的法律法规也出台了,有了规范,流行音乐步入正轨。
1993年流行音乐教育也开始在全国各音乐学校展开,纷纷开设通俗音乐专业,同年北京迷笛音乐学校成立,次年开始招生。
正是有了上面和下面双方的支持,这才有了那个时期摇滚乐的繁荣。
但这种繁荣后来也被文艺界称作“泡沫繁荣”,由于创作的后继无力,行业的混乱等原因,导致中国摇滚一时的爆发后,迅速地进入了低谷。
为什么把1996年定为这段时期的结束呢?其实从1995年开始,中国流行音乐行业就迎来了寒冬,行业乱象丛生,盗版猖獗,唱片销量下滑,演唱会入不敷出。
摇滚也是一样,经历了前两年的大发展,乐队们都进入了创作冷却期,没有更多的新的作品问世。
整个中国流行音乐进入了低谷,进入了调整期。
(数量巨大的打口碟也在这一时期开始流入中国,对中国摇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997 – 20061997年末,摩登天空成立。
1998年开始,中国摇滚又迎来了一个小高潮。
清醒、麦田守望者、花儿、地下婴儿、超级市场、新裤子、苍蝇都在这两年发行了自己的专辑,这些专辑的风格气质与之前的中国摇滚大不相同,被一些媒体称作“98摇滚新浪潮”或者…“北京新浪潮”。
当时有媒体评论这样说:“新一波乐队以一种与前辈们迥然不同的姿态登上舞台。
他们更年轻,更自信,前卫与时尚兼具,拥有浓厚的潮流感和时代气息。
”这些乐队的气质的不同很可能与他们接触到更多的国外摇滚乐有关系。
因为前两年的中国流行音乐行业的颓靡,国外大公司开始纷纷抢占国内市场,国外流行音乐作品被大量引进,出版发行。
之前提到的打口碟也是国外摇滚乐的主要来源之一。
世纪之交,众多对未来有着很大影响力的摇滚乐队成立:P.K. 14,惘闻,腰,木马,万青(前身),痛仰,二手玫瑰,重塑,低苦艾…总之这一时期的中国摇滚在多样性上已经开始发力。
有点讽刺的是,著名乐评人金兆钧以2000年摇滚乐进入中央电视台为标志,认为中国摇滚的“非主流”状态已经结束,但他同时又说了这么一段话:道路的开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把摇滚过分意识形态化的态度已经淡出,音乐文化的多样化发展自然给摇滚乐留出了生存时空,但假如中国摇滚由此也淡化了自己的性格而向着流行音乐进军,它就将无可避免地陷入再一轮“妾身不分明”的尴尬境地。
一针见血。
摇滚的“商业化”在新世纪的前十年都是一个分歧极大的话题,摇滚应不应该向流行(Pop)靠拢?这不仅是在国内,其实在国外也是个争议问题。
花儿乐队走向流行,汪峰走向了流行,最终这两位都被“开除”出了摇滚。
新世纪初的中国摇滚陷入了“商业化”与否的矛盾和尴尬之中,最终丢失了自己的身份,重新回到地下,进入非主流状态,把主流让给了韩国明星和芒果台。
摇滚的主要文化群体是年轻人,新世纪初的年轻人被“韩流”和“超女”吸引了目光,周杰伦、潘玮柏、林俊杰、SHE等港台海外华人巨星的冲击,中国摇滚差不多彻底丢失了年轻人阵地,基本阵地都丢失了,发展谈何容易。
2007 – 20162007年,兵马司成立。
兵马司的成立对中国摇滚而言是个很重要的事件,它标志着新一代摇滚乐队的登场,Carsick Cars,Snapline,Joyside这些乐队有着独特的音乐思想和审美,他们的眼界已经不仅仅是中国,而开始向国际水准看齐。
兵马司的专辑制作、发行都十分的正规,在那时的独立音乐环境里实属一股清流。
当然,同一时期的摩登天空也逐渐发力,草莓音乐节登上舞台,各处收编音乐人等等。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年轻人的音乐审美开始更多的有了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越来越多的青年不再盲目追星,甘于小众,乐于独立,“文艺青年”蔚然成风。
豆瓣网开始进入更多人的视线,小众音乐也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独立音乐开始萌芽。
其实我个人觉得从兵马司成立开始,中国的摇滚乐又一次回到了正轨。
在新世纪的最初几年,是中国摇滚最尴尬的日子,主流公司不爱,独立厂牌又不成气候,音乐人有作品很难发行,发了也赚不到钱,真是十分艰苦,也就看着民谣还比较能坚持。
无怪乎那么多乐队在这段时间都蛰伏、停摆、解散。
我在整理新世纪初发行的专辑时,发现它们无论时从封面设计还是背景介绍,还是专辑曲目安排,都十分混乱,纯粹的DIY风格。
但从2007年开始,新玩家的加入,让大环境渐渐有了好转,2010年,万青发行专辑石破天惊专辑《万能青年旅店》,2013年,民谣的破土打入主流。
这一时期的中国摇滚是十分活跃而精彩,丰富性进一步增加:2007年的《Carsick Cars》和《Party Is Over, Pornostar》,2008年的《把阳光洒向更开阔的地方》,《他们说忘了摇滚有问题》和《不要停止我的音乐》,2009年的《白日梦蓝》、《嘎调》和重塑的《WATCH OUT! 》,2010年的《万能青年旅店》和《县城记》,2011年的《兰州,兰州》和《追梦赤子心》,这还只是我个人比较熟悉的一些不错的专辑,从2011年开始,一些朗朗上口摇滚作品就开始打入主流,比如“兰州,兰州”, “Young For You”, “夜空中最亮的星”, “玛卡瑞纳”等等。
不见得说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就低于他们的前辈,但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里,他们注定不能像前辈那样吸引全国的目光。
中国摇滚的商业化道路也在慢慢完善,整个体系也有模有样了,从小型现场Livehouse,到音乐节大舞台,从小型厂牌到大一点的摩登天空,专辑制作也越来越专业,版权保护也已经完善,乐迷群体一步步壮大,亚文化圈子越来越丰富。
这都是这一时期的特点。
2016 – 至今为什么我要把2016年至今单独的设为一个阶段呢?当然把它收在上面一个阶段也是可以的,我只是想突出一些东西。
2016年的豆瓣阿比鹿音乐奖评选中,有两张专辑值得注意,Atta Girl和卧轨的火车的首张专辑都入围了年度摇滚专辑的名单,这是两支新乐队,但这并不简单。
我个人看法,他们的出现预示着南方摇滚的崛起,Atta Girl来自深圳,卧轨的火车来自南京,他们的身边还有武汉的Chinese Football,厦门的The White Tulips等等,支持这些乐队的是一些有着新审美态度的小厂牌,和独立音乐爱好者。
标准的独立音乐发展模式在中国开出了新花。
他们的作品虽然风格各异,总的气质却和传统的北方摇滚大不相同。
我在多个地方都表达过类似观点,南方独立厂牌的崛起必将在未来几年改变中国独立音乐的版图,我觉得这是中国摇滚或者说中国独立音乐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选择,如果国家的文化政策合适,独立音乐应该会在未来几年出现大的繁荣。
(摩登天空2016年完成C轮融资,听说钱不少,太合音乐2017年收购兵马司,资本的动作也能看出来独立音乐的“钱”景甚好。
)这些新动向里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北方乐队往往更多是受到欧美摇滚的影响,但这些南方乐队不同,他们似乎更多的受到了日本和台湾独立音乐的影响,更多的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了自我上,呈现一种清新明丽的色彩。
当然这样贸然地将他们分为南方北方是很轻率的,但从一些共通的特点来看,他们的确有着不同的气质。
短时间内,北京还会是中国摇滚的主要阵地,但也许接下来两三年的时间,这个格局就会不同了。
一不小心就写多了,写太多了也没人看,不过反正都写了,再多说一点吧。
李皖在《六十年三地歌》里提到,虽然中国的流行音乐起步晚于港台,但摇滚乐却是和它们差不多同时诞生的,而且大陆的摇滚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远大于港台,后者的摇滚也是在大陆摇滚乐的刺激下才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两地最早的摇滚音乐人罗大佑、Beyond、达明一派等, 要直等到一九八一年才出现。
…一九八九年以前, 台湾、香港并非没有摇滚乐, 但两地的摇滚, 几乎都没产生像大陆那样的普遍社会影响力。
…一九八九至一九九四年的大陆摇滚, 充满了时代大变局的混沌元气。
如西北吹来的红色风暴, 锋线所及, 甚至刺激了港台的敏感神经, 使这两地在这一时期突然也爆发出了摇滚的激流。
…大陆才是中国摇滚乐的中心舞台。
真是一个有趣的发现。
就写到这里吧,谢谢看到这里的各位。
了解一点中国摇滚的历史,才能继往开来,对吧。
下一篇:酷狗和网易云音乐哪个好?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