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综艺 > 如何评价《奔跑吧兄弟》电影版?
时间:2020-01-06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注:以下的话是说给电影同行看的,跟观众关系不大,大家就参考下不同思路而已。

昨晚看完23点场的《奔跑吧兄弟》,散场下楼梯时,刚才几个坐在我旁边的影院工作人员,冲在前面,边下楼边讨论,其中一位说:跟《爸爸去哪儿》一样,就是一个电视节目,纯粹骗钱。

另一位哈哈大笑。

如何评价这部电影?这是一部主流娱乐片,就电影本身没什么可评价的,影院工作人员散场随口的一句,我觉得说的情真意切。

我只想换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不是《奔跑》本身好或不好,不是它是不是一部电影,这些实在太容易口水吵架,太多人从自己经验出发,讨论起来太费力;我想讨论的是为什么投资制作《奔跑吧兄弟》大电影?显而易见的表面答案:为了赚钱。

那我要问的是:然后呢?钱赚到了,然后呢?后面这个问题,我认为更值得讨论,或者说我觉得值得去提醒一下。

设想,如果我是一名电影投资制作公司的决策者,如果半年前在我面前有一个投资这部《奔跑吧兄弟》大电影的机会,如果这家公司没有什么明确的题材投资方向和限制,我是否会考虑投资这部电影呢?我想我八成会投资的。

电影质量本身跟是否赚钱从来不是必然正相关关系,这是一个专业电影人对市场的基本认知之一。

《奔跑》昨天是首映日,据说首日票房将近八千万,今天没准接近一亿。

显然铁定赚钱了,赚大发了。

前两天在家看72届金球奖颁奖礼,有两处深深触动了我。

其中一处,我具体忘了谁说的,只记得内容,大体是:主流电影市场都挺好的,我们不用去担心,更多关心中小制作的电影吧,这才是成熟市场应该去做的。

另一处是Kevin Spacey上台领奖,深情地讲了一个他与一位前辈对话的故事。

Kevin对那位前辈说:你的一系列伟大作品一直是激励我不断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动力,我只想让自己变得更好。

那位前辈对Kevin说:你的话对我很重要,非常感谢。

讲到此处,Kevin Spacey热泪盈眶。

我并不想苛求任何同行,一定要拍什么“伟大”、“精致”、“牛逼到死”的电影。

主流电影,或者说市场上占大多数的娱乐电影产品,当然应该,也永远都是市场主流投资所追随的。

主流娱乐电影主要目的就是满足大众消遣,这个无需争议。

所以《奔跑吧兄弟》大电影自然有其合理性。

即使好莱坞,主流电影能谈上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的,去年也只是《银河护卫队》和《乐高大电影》这样极个别的例子。

其他主流娱乐作品中,其实一样有为数不少,在国内观众眼中可能也是水平不入流的作品。

那主流电影为什么要拍那么多纯粹娱乐,而在艺术上又没什么价值的电影呢?就是上面说的:要赚钱。

电影除了艺术,也是一门生意经,是生意,就要赚钱。

只是电影,显然生来不只是为了赚钱。

很多人都忘记了这一点。

但接下来的判断却是一个电影投资人、一家电影公司是否真正具有存在价值所在:用主流电影赚到的钱,继续去投资怎样的电影?一方面大部分投资依然继续流向主流电影,另一方面,要有足够的资金和精力投向那些真正有创作才华的电影人和有着独特魅力的电影作品。

因为一个丰富多样的市场可能性,才是一个健康生态系统能延续下去的前提。

说到底,投资一部电影,和投资做一个平底锅本质的区别,就是文艺作品作为产品,它的价值远远不止于它带来的市场利润,还有一种无形的文化价值,能够让观众几十年后依然记得它,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乃至命运,这就是电影的魅力啊。

这种电影永恒的艺术魅力,才是它100多年行走至现在的原始动力。

其实好莱坞也有《Jackass》等各种奇葩而又无聊搞笑电影,人家一样能拍各种续集,所以建议大家对《爸爸去哪儿2》,或者后面铁定跟进的《奔跑吧兄弟2》,不要有什么惊讶。

至于你买票去影院支持与否,其实完全是个人选择问题,不用太上纲上线。

我只是呼吁《爸爸去哪儿》或《奔跑吧兄弟》这样“圈钱”快速变现的投资方,切莫忘记了这样赚到的钱,其实身上肩负着一种责任和义务,就是不能仅仅满足于机械化生产这种“视觉速食垃圾”(是的,某种程度上,我认为《变形金刚》系列也是同类垃圾),而是更要关注、投资与开发独具创意的中国中小成本影片。

注意,我说的是中小成本影片,不是说什么具体某一个一类型片,或者艺术电影,而是全包括。

包括中低成本各种类型化的商业片,包括中低成本的文艺片和艺术电影。

今年春节王晶带着《澳门风云2》再战春节档,很多自视甚高的艺术青年可能会有蔑视般的称呼他为“王胖子”,我只想提醒这样的人,无知是很可笑的。

王晶同样也是《天水围的日与夜》等多部文艺片、艺术电影的投资人,也是许鞍华等这样非常优秀的华语电影导演多年信任的合作伙伴。

最近刚好是今年奥斯卡颁奖季,这次入围的很多精彩影片都是这种所谓的小制作。

比如《爆裂鼓手》,比如《少年时代》,不胜枚举。

我想提醒的是:每一个从事商业主流电影的投资人、电影人,身上或多或少都肩负着一些对电影行业本身敬畏的责任和义务,哪怕那种敬畏只有那么一点点。

如果这一丝丝的敬畏都没有,所剩下的只有对利润回报赤裸裸的追求,我只能说,你入错行了,其实其他很多行业都比电影行业更赚钱,这样的人真没必要来选择投资做电影。

今天中午刚巧跟一位好莱坞某大片场的Head Executive午饭闲聊,我讲了过去两年多我在全世界参加超马给我的感悟与启发,由此激发我现在着手写的一个关于跑步的电影故事。

对方听完,两眼放光。

我只知道,无论一个电影公司或电影人因为一部或几部电影取得多么大的成功,只要眼神中没有某种对电影热爱与敬畏的光彩,那些所谓商业上的“成功”,至少对我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讽刺的是,昨晚在看《奔跑吧兄弟》之前,我在隔壁厅刚看完《坚不可摧》。

这样一部展现伟大人性光辉的优秀电影,被挤在一个刚100座的最小厅,哪怕是将近八成的上座率。

当片尾字幕,影片真实故事原型人物路易生卒1917-2014的字幕出现时,在座的观众一片叹息与感慨。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