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同学可能上次看到我的帖子,没错,我就是本科10级注会专业于17年成功考回辽大的经济学博士,老辽大人一枚~之所以说这个 话题,是因为很多人对这个话题很关注,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我先抛出我的观点和态度:1、辽大的综合实力不强,这个是实话,不过分追捧自己2、辽大的优势也很明显,做人需要实事求是,正视自己的优势3、人需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母校,既要看到不足,又要利用资源,正确客观地对待自己的学校说三个题外话一、咱们平时评价学校,也就是所谓的综合排名,其实是有一定的标准在里面的,大家并不一定要特别在意这件事我举个例子,因为我硕士是在吉林大学读的,就以吉林大学为例:吉林大学排名基本上在前十或者十名开外(几名不重要),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吉林大学的学科设置太过于全面。
吉林大学本来就是一所文理兼收的综合类大学,又并入了医学、工学、农学等学校,几乎是一个巨无霸。
与此相反的就是中央财经大学,我前几年看排名好像是70多吧(具体的变化可以忽略)。
但是,你能说这个学校很差吗?不能。
因为这个学校的管理类和一部分经济类专业都是国内顶尖水准的,就业相当好,科研做得也不错。
但是,它就这个排名,为什么?因为这个学校专业少,许多工学、理学、文学的专业都没有或者说科研实力不足,但是这个不影响它的地位。
所以,有的学校是专业多而全,有的学校是专业少而精。
这就好比两个超市,一个说我什么都有,什么都卖。
另外一个说我就卖水果,但是我家的水果比其他超市的都好。
咱们辽大虽然说是专业齐全,但是这点有点名不副实。
首先,作为一个以省命名的综合类大学,咱们的工学几乎就没有,医学也没有,农学也没有,轻工纺织也没有,说白了就是基础的文科+理科专业。
和许多学校相比,这个就不占什么优势。
举两个例子,河南省的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人数都7万左右,专业齐全,校区多,不说专业之间的差距,就单说排名比咱们靠前,也是理所当然的。
(没有黑谁的意思,我尊重这两所学校,只是举例比较有代表性,郑州大学工学还挺好的,河南大学也不错)二、排名的时候,有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个人钻研多年):工科>理科>社科>人文 and 综合>单一 985高校和211高校在内,本身就是理工科居多。
其实这也难怪,本来社会上就是高中理科生占绝大多数。
所以,相比较之下,工科比较占优势。
因为工科是社会的生产力制造者,而基础理学相比之下次之。
同理,社科尤其是经管,比较容易赚钱而且被企业家和政府应用,而人文学科需要多年的积累积淀才能出成绩。
所以,理工类院校占据了半壁江山。
大家可以 发现一个规律,一般的城市,都是一个综合类院校(文理)+一个理工类(工)院校相互搭配,也就是所谓的“二元结构”,我举一些例子:沈阳:辽宁大学+东北大学长春: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现为吉大南岭校区,以机械、电器为主)北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武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广州: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合肥:安徽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河南省:河南大学+郑州大学(这个严格意义上说不算,两个学校都已经是巨无霸了,什么专业都有)长沙: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西安: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诸如此类,不再一一列举。
(像华中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因为是单一类专业类学校,我就没有拉进来比较。
同理,不存在任何看不起谁的态度,希望有的同学理解)与此相并列,单一类学校排名吃亏:医学、法学、农学、轻工防治水产、药学、外语、财经、师范等。
大家可以发现,后面的工科院校几乎都是985大学。
而前面的综合类大学,则多数为211大学。
可见,在这个排名中,工科院校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其次是综合类院校,最末是单一类型学校。
所以,虽然咱们辽大是辽宁省唯一一所综合类院校,却不如东北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这个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三、文科和理科不太具有可比性因为文科和理科高考学科不同,专业不同,所以很多时候不具有可比性。
以辽宁省的大学为例,因为正常的学生,文综合240分已经接近瓶颈,而理综合可以达到270甚至290分。
实力相近的学生,在不偏科的情况下,假设语数外不变,文科生比理科生少20甚至30分都算是正常的。
如果是一个理科生,一般情况下,辽大学生的分数不如东北大学的分数,可能辽大理科生会略逊于东大理科生。
但是,东北大学甚至大连理工大学招收部分文科生,相关的专业分数不高。
假如一个文科生考了大连理工大学,我们不能因为大连理工大学比东北大学好些认为大工文科生就比东北大学的理科生更优秀。
所以,尤其是文科生同学,大可不必在意和工科类院校的比较,甚至人家是985也没必要失望。
尤其是东北大学和辽宁大学本来就是沈阳的兄弟院校,对于一些互怼的行为我深感遗憾。
说了上述三点,总结一句:辽大在这种排名评比中先天就不具备优势。
所以,你说从我入学那两年70、80名也好,说是这两年120名开外也好,我不会因为这个对自己学校就轻视或者怎么怎么样。
我们的学校并不像排名所表现的那样差劲。
这种排名并不完全科学,有一定的问题。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自己的学校有非常多的不足。
我们的劣势:主要就是工科基本没有、理学太弱、人文一般、社科除了经济类都差强人意。
还是拿吉林大学说事,吉大并校之后,工科很猛,这个咱们比不了,让自己的兄弟学校东北大学去比一比差不多。
吉大的理学真心很好,尤其是化学(于吉红院士是领军人物,化学系同学可能知道)。
咱们辽大最好的理学就是化学,但是差距太大。
吉大的物理和数学也在国家前列,如果化学是一等,数学物理就是二等。
我估计咱们的化学也就是三等甚至四等。
人文差的也不少,吉大的考古国家第二仅次于北大,哲学全国有名,历史也不错,中文也很好……没办法,吉大的历史传统太好了。
咱们辽大哲学也还好,历史学不知道为什么没发挥出优势,中文算是也还不错。
整体上相比吉大还是差了一定的水平。
社科是咱们传统优势,这点算是接近,但是还有差距。
吉大法学又是全国高水准,经济学数经贼厉害,而且杂七杂八经济学也多,管理学一般般也不弱。
咱们法学也算是很强,但是在东北还是被吉大压一头。
咱们经济多年和吉大比较接近,或者说能占点便宜吧,偶尔吉大比咱们好点,多数咱们强一些(可能是唯一比吉大好的学科了)。
咱们的管理学不算很好,虽然吉大不强,咱们更弱。
我们的优势:经济学。
全国除了南开、厦大、人大、武大这种一级重点学科以外,算是很强的了。
我们握着全国最多的二级重点学科国民经济管理、金融学和世界经济,这也是辽大唯一存在的重点学科(说起来很惭愧,咱们学校整体实力确实不强啊)。
而且这些年的政治经济学也逐渐走向了全国的一流水准。
这也是我考博士舍弃了山东大学(威海)和东北财经大学而最终选择了辽宁大学的根本原因(三选一很纠结,当时苦恼了很久)。
其实咱们学校的经济学就是咱们科研实力评比的半壁江山(此言不虚,绝非夸张)法学。
东北除了吉大算最好的了(东大和东财同学求轻拍,你们法学也有特色学科的哈)。
今年不是有长江学者了嘛,也算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除经济学之外,也挺厉害的了。
行政、哲学、中文等。
除了吉大和辽师算不错的,不过出了东北没什么太大优势。
化学。
咱们辽大理学最好的,因为我们的物理学博士就是用化学附带出来的。
(汗颜,理学确实弱鸡) 咱们学校的定位吧,应该是东北地区次于吉大的第二综合类(文科类也行)高校。
如果说吉林大学辐射的范围是全国的话,咱们学校就是东北三省以及河北和东蒙吧。
个别省份忽略,因为招生人数太少了。
至于网上给出的一些负面评价,我是万万不敢苟同的,在此必须予以强烈驳斥负面评价:辽宁大学是末流211这个说法不成立,辽宁大学就像我说的,是全东北第二综合类大学,辽宁省内最好的综合类大学。
如果你以高考分数来评价的话,我认为这并没有什么道理。
咱们的高考分数线不高,但是绝对没有那么低,尤其是辽宁省内的考生深有体会。
所以,所说的和延边大学、石河子大学、内蒙古大学并列,这根本不成立。
咱们的地位和名声,都是受排名和分数影响,单纯说地位的话,基本上和安徽大学、西北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相类似,属于一个省或者是一个区域性的综合类大学,次于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这种辐射全国的高校。
专业来说,咱们学校基本上定位上算是政经法文商一体的一个综合类文科高校。
所以,我们作为辽宁大学的一份子,不能不维护母校的名誉。
我的本科同学,总是说“考好了谁会来辽大、”“辽大就是一本的末流”这样的一些话,作为辽大人其实是很不应该的。
还有一种人,平时总喜欢去各种商业公司、金融企业实习,然后就慨叹“辽大在人家眼里不是211”、“辽大只是一个211小本(话说我一直没明白小本是啥意思)”。
这个问题很愚蠢,辽大本来就是211,他们不知道是他们无知,难道说无知是理,211荣誉反倒成了耻辱?因为人家的无知而自惭形秽或者自怨自艾,实属错上加错的做法。
在吉大,曾经有一部分学弟学妹因为我的表现和努力对辽大产生非常好的印象。
我不是炫耀自己,只是认为我们应该凭借我们的表现给母校争光争气,让人家竖大拇指,对咱们交口称赞甚至觉得辽宁大学是一所优质的学校,这才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
在树立正确观念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正确分析辽大的劣势和优势,并试图化解劣势和建立优势。
劣势一、我们学校的整体生源质量不是很好,可能氛围差些(学校劣势)这点是事实,大家需要正确认识,同时我也承认我的能力也比较一般,本身也不是什么能人。
所以,在本科4年,我觉得周围的环境问题很多。
我是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学院属于商学院。
实话实说,商学院的整体学风糟糕(会计学可能好一点),大家很多对学业不重视,一些学姐学长还经常传播错误思想,也就是所谓的“读书无用论”。
因为商学院的专业都是偏重于商业的,对于实践要求是强一些,对于书本则没那么高。
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就抛弃学习,满脑子赚钱的功利思想。
(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世人爱财是本性,但是不能够本末倒置)就算有一些努力的学生,视野不够开阔、层次也略低,我的本科同班同学就说出了“靠文凭当饭碗”的话。
而且绝大多数人都把注会专业变成了会计专业,丝毫没有去尝试注会这个行业,也从来就没有相关的意识和准备。
他们只知道找一个工作,觉得会计好就业。
人各有志,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去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是证券公司打拼,但是当绝大多数人都安于现状或者只寻求一个稳定的财务工作的时候,问题就很严重了。
这种传统而保守的思想,相互影响,也是我本科同班同学到现在趋于平常的一个原因。
(这么说很得罪人,但是这是事实)其他学院的学生这样的也很多,说到底,还是我们大家的综合素质没有达到那么高。
虽然,在吉大也遇到不少滥竽充数的学生,但是确实有一些朋友,思维活跃富有创造力,学习优异。
当然我们辽大也不乏这样的人才,只是整体上,因为受到分数的影响,可能你的身边、他的身边、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不好的现象或者是负能量的人、层次低的人。
说句抬杠的话:上海财经大学的学生,整体的氛围绝对不是这个样子。
在咱们学校,能力不足、混文凭、能力不够却又觉得辽大拖累自己的人不在少数。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寻找正能量的伙伴。
如果你觉得身边的环境不好,或者一些思想有问题,就多走一走,认识更多的朋友。
然后与和自己相投、正能量的伙伴经常在一起。
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环境,相互促进、共同学习。
我在吉大硕士三年,起初认识的同学都不太好,整体水平不够而且三观也比较奇葩。
整个人也很抑郁,对什么事情都打不起精神。
后来,自己申请换了一个新的寝室,然后遇到了一些爱学习而且积极向上的学弟,从此我也变得乐观了起来,还在这些经济专业学弟们的帮助下考上了经济学的博士。
同时还积累了很多人际交往方面的财富。
因此,当大家面临类似问题的时候,努力去寻找自己的天空!劣势二:沈阳的地理问题(地点劣势)沈阳虽然是东北的中心,但是由于经济问题,而且地处东北亚(俄罗斯远东、朝鲜、日本的西北侧),属于比较孤立而且缺少热度的一个地区,再加上东北近些年经济问题很多,所以地理因素成了一个劣势。
对于学生来说,找工作赚钱不谈,就说人们的视野和经验,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比如说你的能力符合北京或者上海的某些部门,可是你连听都没听说过,更别说去实习了,这才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还是我们会计专业,当年的会计师事务所寥寥无几,2013年毕业前一年,瑞华(国内)和安永(国际)两个事务所才入驻沈阳。
我们能看出来:不说北京、上海、深圳这种一线城市,就连青岛、厦门、武汉、成都我们可能还有不小的差距。
这样,你的见识和思维、知识面和思考方式,都会被影响。
关于这一点,大家心里需要有相关的意识,平时能够通过网络了解其他地区的最新动态。
关于工作实习,大家努力走出去,最起码很多工作和经济发达程度有关系,需要一定比例的人去顶级的企业如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金融企业、证券投行部门,了解相关的信息。
否则,单纯困在沈阳,还是免不了视野受限。
走出去的孩子们也不要忘了母校,我硕士期间的一位同学院学区域经济学的同学,因为去了上海国泰君安总部证券投行部,就成功地把招聘会开到了吉林大学,要知道在此之前吉林大学的学生几乎从没见过相关的招聘会,这就是一个正面的效应。
我也希望有朝一日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能够往辽大走,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辽宁大学的优势之一就是其以省命名的综合类大学和211大学。
这点乍一看和第一点劣势相似,其实还是有区别的。
对于广大学生,尤其是文史哲政经法类考生,在整个东北地区除了吉大之外,咱们辽大还是有一席之地。
因为许多学科包括哲学、文学、外语、历史、管理、经济、法学等专业还是和学校地位相关的,因为辽宁大学作为综合类院校在业内口碑还不错,所以你经常能够看到不少讲座和交流机会。
也就是说,许多学科和专业对于咱们学校还是很重视的。
换句话说,辽宁大学出去的学生能力不会太差,很多人是信服的。
211大学在就业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私以为这点大家还是要谨慎,毕竟现在还是靠能力说话,否则你能力太差的话,只能让辽大这个211在其他人的心目中一落千丈。
不过话说回来,211大学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
沈阳又是东北中心,辽宁省省会,只要认真,大家也会有一个不太差的下限。
此外,对于出国留学,211大学也占据了一些有利条件。
国外学校对于211还是比较认同的。
辽宁大学的优势之二就是咱们的某些政策和条件比较有优势,具体如下:首先说经济学院,经济学基地班是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
保研率相当高,我们当年接近50%,保研到人大、南开也不稀奇,而经济学稍逊的学校有可能带有985的资格,比如中国海洋大学,虽然经济学稍逊,但是在985院校上面也给了你很大回报。
如果保研在本校,也可以接受一个相对水平很高的教育,也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
其他专业由于受到辽大经济学院的名声影响,在外面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毕竟本科尼克尔森的微观+曼昆的宏观有一定难度,全国开设这种课程的学校比较少,记忆中华中科技大学和南开等是这样设置的。
这也就保证了咱们的学生质量。
法学院据说也受欢迎。
具体的我了解比较少,只是我在吉林大学,听法学院的人说辽宁大学的法学不错,得到业内高水平人士的称赞,我觉得还是有前途。
亚澳商学院和新华商学院的保研比较有特点,我记得当年亚澳一位副院长曾经说过他们每年保研到北京大学有10——20人(具体数记不清楚了,如果错了勿喷)。
这个数字相当可观,毕竟我们商学院一个都没有。
而且这个数额相当于很高级别的学校或者是专业所保研的数额,证明在保研这一环节上,亚澳商学院和新华商学院都有很大的优势。
我高中同学,在辽阳武圣校区读国际英语,后保研到北大。
还有不少学院应该也很好,只是我个人对外交流少、圈子窄,剩下的就不一一论述了。
总结一句话:虽然辽宁大学自身不算特别突出,但是能够有助于你寻找更高更好的平台,走的更远。
补充一个题外话,所谓“注会是辽大最好的专业”实属近十年来的最大谣言!我作为会计学专业的一员,时隔多年回到母校,有的事情有了一些更加成熟的认识。
因为这个专业在我们辽大口碑最好,人气最旺,而且自己也曾经是一份子,所以有必要说一说。
老实说,商学院在辽大内部还不错。
但是,和业内同行比较,其实相差很悬殊。
我父母家人就是听从外人的建议,给我报考了这个专业。
专业好坏和分数有一定关系,但是也不是完全挂钩。
因为在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咨询行业等相关行业发展非常迅速,专业分数高是必然的。
然而,辽大的会计学或者注会专业就是一个相当一般的水平。
本科生可能没有概念,一个学科的强弱直接反映在博士点和博士生导师上,包括重点学科上。
辽宁大学的会计学博士点一个,博士生导师一个,招生名额一个,这个怎么说呢,只能说咱们的会计学每年还能带一个博士。
要说经济学是全东北最好恐怕没人反对,我要是说咱们会计专业是辽宁省最好的,恐怕不用东财说话,咱们自己就明白这个是谎言。
不说西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人民大学这种全国知名的会计学,就连东北财经大学——咱们的邻居,在我今年博士初试的时候,都发现报考会计学博士的名单密密麻麻占据了一页多。
要知道东北财经大学作为非211大学,博士招生名额本来就少,可见其会计之强。
说这些不是打击作为直系的会计系学弟学妹,只是让大家明白这个事实:咱们的会计学专业基础不仅不强甚至有一点弱,如果有学术追求或者是希望认真学会计的同学,大家一定要关注中国会计学界的最新动态,或者是自己私下寻找资料多学习。
如果刚入学认为自己是会计(注会)专业而高枕无忧、一劳永逸的心态,万万要不得。
或许我们那批人就是因为受到了前人或者是外人的影响,听到了一些谣言或者是以讹传讹,认为自己享受到了最好的条件,拥有了最好的荣誉,进而给自己画了一个美妙的大饼,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现在想想,也许这也是今天结局的一个最好解释吧。
东扯西扯,说专业说多了。
下面回到辽宁大学。
。
。
。
。
。
基本上总结的差不多了,说实话,我对辽宁大学的心态非常矛盾。
一方面,辽宁大学的一些问题确实很严重,自己作为辽大人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另一方面,自己的本科和未来的博士即将在这里度过,在本科——硕士——博士的三个阶段中,本科是最重要的,是你走出家乡,认识外面世界的第一个阶段,那里有你最难忘的回忆。
而博士期间,则是你学术科研成型,一生命运的转折点,实为重中之重。
说了这么多,主要是跟大家普及解释一下辽宁大学也就是我们母校的地位和存在意义,希望大家能够对辽大有一个正确和客观的认识,能够理性对待它。
辽大的博士点分析首先,核心是经济学,占据了大量博士,而且专业也覆盖极其广。
值得注意的是,辽大的经济学自主设置了很多专业,能够有权利自主设置专业的学科证明该学科实力很强。
经济学有国民、世界经济、金融学三个国家重点学科,经济学二级重点学科,辽大是全国最多的。
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都很全。
政治经济学不是重点学科,但是有两位长江学者以及多名高水平教师。
稍逊的是西经和数经,在今天这个高度数理化的时代,辽大的这两点不突出。
辽大经济学的风格类似于人大,属于传统的理论派。
而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和上海财经大学走的是西式数理经济学的路线,多半做计量分析。
辽大的经济学属于非常高的档次,说句实话与辽大学校脱节其一是数理经济学方向还略显薄弱。
正如上文所说,经济学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以理论为基础的社科类经济学和以数学为基础的数理经济学。
辽大基本上和人大一类,走了传统理论学派的路子。
但是与此同时,数理经济学方面有一些滞后。
数理经济学虽然是舶来品,但是需要予以重视并加以发展。
比如,东财的风格就在很大程度上走了这一方向。
数理的薄弱,主要体现为:1、数理经济学不强,这个是直接表现。
辽大的数经一直就一般。
在今天这个高度重视数理化的时代,我们有一些落后。
2、西方经济学,因为现代西方经济学是新古典主义范式,所以西经对于数学的运用要求很高,但是辽大的西经也不强。
3、世界经济。
辽大的世界经济还属于转轨经济学,和国际政治、国际关系联系比较紧密,对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研究不多(这个可能是我们的风格,没有贬义),社科类风格比较强。
只是和南开著名的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亚太经济和国际投资,数学模型应用得非常广泛)相比,我们缺少对于这方面的相关研究。
其二是师资老化。
尤其是博导年级都比较大,这也可能是上一个问题的原因,毕竟上个世纪的经济学教师都以传统的理论派为主。
这样的好处是我们的经济学实力在全国也赫赫有名,但是问题就在于一旦他们退休之后,有没有年轻人来接班,有没有新鲜血液来补充?从现在的教师年龄结构上看,整体还是偏大,这样不利于未来的发展。
我希望未来辽大的经济学在保证已有的经济学优势的情况下,能够主动出击,将数理方向做大做强,完善自己的经济学系统,达到现有的第一梯队的水平。
即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学科齐全而多样,有自己的优势特色但是又没有短板。
需要说一下,法学类排名不太科学,这个名单是根据本科列出的,大家自己判断标准。
虽然是辽大第二强的专业,但是地位和经济学却不可同日而语。
虽然是辽宁地区第一,这也只能证明辽宁地区整体法学学科偏弱。
(当然啦,和辽宁主要学校都是工科学校有很大关系)法学学科大类03一共有六个二级学科,分别是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公安学。
辽宁大学只有法学二级学科还可以,但是没有二级重点学科。
后面的几个都不太好,这也证明咱们的学科体系还很不完善,缺胳膊少腿的现象很多。
不过,听说杨松老师评上了长江学者,还是蛮欣慰的。
希望法学一级学科能够继续丰富扩大,二级学科法学能够更上一层楼吧。
第三个是化学。
这个就有点尴尬了,照理说吧,算是咱们自己比较好的学科了。
但是由于理工科院校太多,咱们的化学是能说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有点儿惨不忍睹了都。
。
。
。
。
。
我希望这个不是真的。
这个没办法啊,咱们学校定位就是文科综合类大学,像化学这个专业只能是给理科撑撑门面了。
我硕士吉大读的,吉大的化学是真心强大啊,不服也不行。
说到这里,我想补充一句:咱们学校的学科结构其实和东财差不了多少,只不过因为有“辽宁大学”之名,成为一个综合类高校。
其实,主体专业很少,拿得出手的更少,本质上咱们就是一所经管法院校,叫辽宁财经大学也不为过。
(东财的前身曾用过这个名字)理学这种专业如果没有几十年的培养或者是大规模的投资,是真的没办法带动的。
历史学。
这个问题我需要多说两句,高中分文理就是为了历史学文,考研又执念于历史学放弃了辽大注会专业投奔了吉大东北亚世界史,虽然被这里所坑而回归母校转而研究经济学,但是还是和历史学有解不开的渊源。
实际排名为43,武书连排行榜已经不写后面的排名了。
从面上看,历史学业很弱。
这个仿佛没什么争议。
但是我需要翻一下旧账:1、据说上个世纪80、90年代,辽大历史学在全国还算是赫赫有名,地位比经济学也差不了多少。
按理说这种人文学科讲究传承,怎么就突然之间成了今天这副模样?这就好比辽大二十年后从一个不错的211莫名其妙地成了一个二本学校,这二十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说实话我是很想知道的。
2、满清历史是辽大历来的强项,甚至是自己一手操办的王牌方向,怎么今天就没落了?3、即使现在,中国史的研究方向也是很全的(这点很难得),世界史也不乏优秀骨干。
其主要教师的实力,也不比很多学校差。
4、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历史学博士点审批这件事,很多历史学院师生至今耿耿于怀。
许多人私下认为是当时的院长某位老师为政者不力,坊间谣传对他的印象也不好,甚至有不少人认为是他一手导致了辽大的申请失败。
但是我想说请大家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毕竟也许我们了解到的信息不完全。
当然,最终那次辽师战胜了辽大,获得了宝贵的历史学博士点。
这个机会在很多年怕是不会再有了,虽然现在有了一个法律史博士点,但是毕竟不是历史学的学位证。
关于这些内容,有知情者请出来澄清,希望能够还原一下历史的真相。
辽大历史学发展,在我看来需要多年的蛰伏。
但是仍旧有许多机会,我认为方向有几个:1、保证法律史的已有博士点不变,帮助维持历史学目前的地位,等到时机成熟回归法学院。
2、借助于经济学做专门史(经济史方向),争取获得历史学博士(专门史——经济史)博士点。
毕竟咱们经济学比较好,做这个问题不大。
3、找回满清历史的优势,继续做。
利用优势做强。
4、立足之前的基础,继续做科研发论文,争取把中国史和世界史——最正统的历史学博士点拿到手。
(私以为是重中之重)5、立足于辽宁这个地区,做朝鲜历史和蒙古历史,包括日本历史和俄罗斯历史。
(吉大东北亚做俄罗斯和日本)尤其前两者机会比较大管理学这个大家也可能不太明白:管理学下面一大堆二级学科,其中管理学最强的学校都是工科学校。
它们凭借最强的数理基础占据着工程管理这个方向,同时利用运筹学来做工商管理。
全国排名前列的管理学强校,都是清华、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清一色的理工院校。
其次是比较好的财经类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比较好。
这种一般是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包括东北财经大学,主要是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做得比较出色。
再次是行政管理、农林经济管理、档案管理等,这些专业在各个学校比较分散,不再一一列举。
很可惜,辽大没有工程管理方向。
这个很简单,咱们的理科工科太差,撑不起工程管理这个大方向。
辽大只有一个工商管理,而且实力很弱。
会计学每年招一个博士,不过聊胜于无。
而且商学院的旅游管理和市场营销等专业每年都在某些省份以极低的录取分来录取很多考生,实际上拉低了商学院整体的质量。
(我那几年是事实,甚至辽大因此在外名声极差,希望这些专业的同学们不要拍转头,我说的是一个现象,并不针对每一个人)。
记得在吉大读硕士期间,一位来自西南财经大学本科市场营销专业的学弟曾经跟我说过西南财经大学的工商管理之强:旅游管理这种各学校都不重视的学科,西财的很多教师都是海归,而且常年发国外期刊,在国内也占据着旅游专业的C类刊甚至B刊(做学术的同学知道这个是什么概念),基本上就是接近一流水准。
学弟当年在四川考西财,考的市场营销,这个分数在很多985类高校亦可以随意选专业。
也就是说不管科研、师资还是生源,辽大和西南财经大学都无法相提并论。
我本科的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专门化)专业当时名声还算不错(最近听说这个名称被取消了?汗!),但是教师的水平也是良莠不齐,有能力的人少。
我本科同班同学,除了我之外,只有一个女同学一路保研直播,目前在天津大学读博士,剩下的都和科研八竿子打不着。
商学院学术氛围不浓,当然学科实力不强,没有博士点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不能都归结到学生身上。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