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2019年《奇葩说》依旧是我心目中的年度最佳。
虽然是一档辩论节目,但魅力不仅仅局限于思辨。
总能以最敏锐的方式戳中诸多无解困境,触达时代体温;也总能以最坦诚的面貌言说避讳如深的痛点,探及敏感脉搏。
发言玄远的价值探讨,和柴米油盐的日常经验,奇妙融汇在同一个场域里。
哪怕是异想天开的脑洞题,也依旧言之有物;纵使是看似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也总能生发出动人的经验故事。
延续至今《奇葩说》也面临着N年之痒的质疑和诸多批判,但整体而言这依然是一体多位的优秀节目,有趣味、有故事、有观点。
似乎让我们能听见的遥远的哭声,又更远了一步。
《圆桌派》听窦文涛和他的朋友们一本正经胡说八道,一直是我的下饭保留综艺。
思辨性和娱乐性较为均衡,知识性和可看性都能兼顾。
尽管紧贴热门问题的“马后炮”属性已经远远赶不上《锵锵三人行》,但“借尸还魂”的节目班底和调性本质依旧如是。
正儿八经上课或者漫无目闲谈都很容易,折中输出有价值的“闲谈”尺度最难把握。
《乐队的夏天》在买版权或者连版权都不买靠罗PD养活半个圈子综艺的语境下,研发出一档点燃夏天的综艺,很了不起。
将相对小众的音乐传输至大众视野中,耳目一新;又将和寻常艺人颇为不同的态度、调性投影在荧幕前,颇为独立。
一面是张亚东动辄费劲吧啦科普“你们节拍都不对”,一面是各路乐队成员讲述没钱没时间的工作困境。
高光理想和逼仄人生,在两极之间的摇摆博弈也很吸引人。
虽然赛制和结果也一样面临着争议,但《乐队的夏天》尽可能聚焦音乐本身,写就了“秃头程序员也要热情燃烧梦想”的普通生活里的英雄不死传奇。
(划掉,并不秃头)我们终将老去,但总有些综艺有些人有些瞬间让你觉得:我们永远正年轻。
《忘不了餐厅》年度最温暖综艺。
凝视特殊群体,但不过度投射不信任的担忧,更杜绝怜悯的施舍姿态。
以柔软的善意,帮助一群遗忘的人重寻记忆、重塑价值感,很温和、很体面。
黄渤在餐厅收工后的深夜和舒淇谈起父亲的阿兹海默症,描述的细节非常戳中我。
在慕强、慕美、慕青的语境里,这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温情,很难得。
我们无法对抗生理上的日渐衰老,但我们可以对抗心理上的日益麻木。
《大冰小将》一边是小朋友们童言无忌的本真可爱,另一边是竞技体育的热血和残酷,都很有看点。
雷佳音和易烊千玺在综艺里搭档组队也很自然,这档综艺没火,是我心目中的年度遗珠。
以上便是舒心酱的综艺Top5,以下谈一些热点门类和有趣现象。
亲密关系观察类共鸣模式和私密目光。
亲密关系类节目热度颇高,“我家”系列先后推出那闺女、那小子、小两口,《女儿们的恋爱》《幸福三重奏》《妻子的浪漫旅行》等综艺也都接二连三上新,师徒类综艺也前后脚上线,本质上都切中了两个敏感信息库。
一面是公共场域:亲密关系中相处模式的共性痛点,另一面则是私密场域:对明星生活尤其是婚恋动态的好奇心。
关系具有普遍共性,而对象具有特殊神秘性。
无论是《我家那闺女》中各位惨被爹妈和七大姑八大姨催婚的日常,还是袁姗姗把衣物堆出十级暴风摧残过的“灾后现场”般的家务懒人晚期综合症,抑或是夫妻相处之道中的情商,都容易让观众生发共性观感“我爹也这样”或者“啊是我没错”。
而另一边则是明星主动公开私人情感生活,无论是陈乔恩和圈外男友引发的有无剧本讨论,还是众人一早预料郑爽和张恒迟早会分手,抑或是徐璐张铭恩节目完结便分手的奇怪时间点,引发的讨论和狗仔镜头下明星恋爱分手等动态新鲜事如出一辙,都是带着桃色粉红光晕的吃瓜事件。
吃瓜的本质,是对“谁和谁好了、谁和谁散了、谁和谁劈腿了”的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围观;只是,当上述种种动向出现在综艺节目中时,会让观众多加一层“剧本检验”的探究。
这一类节目的批量出现,顺应了当下越来越注重亲密关系质量的精细化思考,对“一家人怎么样都好”的混沌状态做出了更精致的切割,有罗列亲子关系、夫妻关系、恋人关系众生相并在公众目光下予以校正的良好愿景,至于最终的呈现效果是炒噱头还是灌鸡汤、则见仁见智。
艺能竞技类大逃杀模式产能过剩,人才储备滞后、发展路径困难重重。
2018年“偶像元年”的纪元,2019年似乎就已经无人再记起。
300位小哥哥出道的轰轰烈烈的超高期待值,很快变成了“朝阳区艺人已经比工作人员还多”的窘境。
营造焦虑滤镜割韭菜、过度消耗粉丝热情,审核红线压缩,节目模块化老套、被网友质疑剧本属性明显等等多重因素,共同导致了“爆款”遇冷。
在诸多争议和限制之下戴着镣铐起舞的《中国新说唱》,也早已失去第一季借着撬动嘻哈亚文化圈子而激起的新锐之感,亦不再有打破饭圈次元壁的奇妙效果。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和《明日之子》的诸多女孩、三档选秀的三百个小哥哥们似乎并无本质区别。
《声入人心》第一季梅溪湖三十六子成为热门,云次方更是“芭莎婚庆公司”那几对中唯一的非剧目生发CP、具有更强的不可替代性,然而第二季的品相和热度都难以为继。
和上个十年里几起几落制造过无数爆款的超女、快男等内娱初代选秀节目一样,这些节目都面临着相似的困境:模式老化导致观众兴趣锐减,网罗人才的速度跟不上发掘新人的步伐、导致回锅肉成为主力军,对签约人员的后续培养往往引发纠纷甚至对簿公堂、后续发展乏力。
不同的是,这一届选秀节目的盛衰生命周期,似乎比上个十年里的那一批节目更短。
原本,所谓偶像元年,就是借韩娱全民制作人概念新换一层皮,营造粉丝拥有话语权的虚拟满足感进而狂欢。
尽管诸多节目都拼命回避“选秀”甚至是“养成”等字眼,本质上依旧是在一块被过度开垦的人才储备地中掘金。
迟早让人头秃。
沈腾和杨幂为《中国达人秀》注入旧瓶新酒,但奇人异事的新鲜度似乎早已在短视频网站上耗尽;同样,隔壁《中国好声音》这样的N季老牌节目,也卡在观众审美疲劳的临界点上。
同质化和综N代困境同质化严重,而爆款无法拆解复刻。
行业竞争似乎不在于开发新鲜创意,而在于依葫芦画瓢我要做最大的瓢,东施效颦我要做最热门的东施。
过于同质化。
热门综艺的难以琢磨之处,在于一边是同质化严重的跟风热潮,另一边又是风格化、机遇化的爆款难以复制的可遇而不可求。
《心动的信号》第一季表现颇为亮眼,于是“素人配对、明星观察”的模式迅速走红,类似节目批量涌现。
和跑男、鸡条等节目多年后改头换面努力应对“综N代”疲软的问题不同,某些新生的跟风同质化作品,大约根本撑不到有“七年之痒”的时候。
国产电影的新趋势已经有了工业化的新苗头,而综艺节目似乎仍旧停留在“依靠个人(团队)魅力”或几个人魅力聚合的偶然因素明显的前产业时代。
严敏和《极限挑战》一半老卡司的离席,导致了原本就很艰难的节目更雪上加霜、叫人兴味索然,而严敏本人那档奇怪的“偶+创”模式节目、画风也很一言难尽。
一度因为高口碑而封神的《奇遇人生》,第二季开篇因为首位嘉宾而跌落神坛,纵使周迅的篇章又重新拉升好感度,整体依旧难和第一季相匹敌。
《向往的生活》田园审美趣味和老友夜话等走心属性越来越稀薄、越发像乡村版快本。
台网竞演类综艺更是扎堆出现,《我就是演员之巅峰对决》《演员情就位》《演技派》连续轰炸,审美疲劳近乎催眠。
热度和品相的错位《中餐厅》凭争议话题出圈,依靠槽点的黑红效应加持、超量完成KPI。
如果说“明学”的争议只存在于嘉宾行为方式上,重点不在于对节目质量品相本身的质疑,那么某档竞演综艺恐怕是根源上就已然错位,对争议传播度的追求远远高过品相。
节目中几次高光热度时刻,比如董力车祸现场、比如“白马会所”版白鹤少年,都显示出越差越有争议、越黑越红的态势。
B端和C端的本质化差异越来越清晰,面向C端的电影票由个人买单,口碑差而票房好的例子已经越来越罕见,争议式票房大赢家几乎绝迹。
但面向B端的综艺节目不同,纵使观众骂到飞起,节目依旧可以凭借黑红模式而斩获所谓“热度”。
当代导演的下限是小四还是小五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差”的争议当作一手好牌来撬动热度,将“劣币驱逐良币”当成捷径。
这很糟糕。
艺人不幸离世的悲剧里,有过错的仅仅是某台某节目吗?枉顾节目质量而只追求噱头、追求真假难辨的所谓“数据”,是错误导向的本质温床。
这辆疯狂行驶的列车,源头上的驱动力就已然跑偏。
逝者不可追,而仍在疯跑的活着的“热度”们,真看清了轨道吗?
上一篇:弹电吉他可以不用拨片吗?
下一篇:如何评价综艺《追我吧》第二期?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