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乐队》正式开播。
我个人此前就已经对这档节目有所期待,这源自节目的超长预告。
它很特别,没有刻意剪辑出炸裂的节目效果,也没有精心制造出激烈的戏剧化冲突,5分钟时间内,更多是参与节目的三位Boss谢霆锋(运营总裁)、萧敬腾(技术总裁)、王俊凯(市场总裁)在接受采访以及互动交流。
实话讲,真的不太像一档乐队类节目的调性。
也正是因为此,我感觉《我们的乐队》或许真的不一样。
通过预告,节目传达出强烈的“慢综艺”意味,即,慢下来,沉下去,专注发掘优秀的原创音乐人的以及协助素人乐队的养成。
看过首期节目,我更加确认了这一点。
开场即是巧妙设计出的“慢”环节。
通常节目会怎么安排?三位嘉宾,轮番上台,以最迅疾的速度各自用演出点燃现场。
《我们的乐队》有想法,萧敬腾、谢霆锋、王俊凯依次登台,待前一位表演完即刻作为乐手加入到后一位的演出中,最终实现了三位同台的效果。
这分明就是在耐心地诠释节目的理念,节目的英文译名讲得清楚“Me to Us”,乐队就是由“我”到“我们”的过程,开场的大Show恰好是完整呈现出乐队组建的过程。
仔细解读,开场的演出透露出的内容还有更多,我个人的理解:其一强调了节目的包容性,萧敬腾的《全是爱》属于Piano Ballad,随后谢霆锋的《281公里》是Pop-rock,王俊凯的《树读》则是将原版的Teen-pop改编出了Glam Rock式的意味。
而后三位共同演绎的节目主题曲《我说了算》则更重更躁,直接突显重型摇滚特质。
关于乐队的定位,节目里萧敬腾讲没有规则,没有框架,欣赏每一个不一样的音乐类型。
王俊凯则表示希望创造新生代乐队,创作更多音乐上的多样性。
两位的中心思想一致,都是在宣扬音乐形态的多元跟丰富。
他们也以精彩的演出在注解这种理念。
其二传递出市场化的讯息。
《我们的乐队》里有个颇具新意的设置,“乐队无限公司”,我想这就是在以公司的模式在运营乐队,由此,市场化成为关键。
这点从开场大Show就能看出。
一番演出拥有着标准的Live House范式,尤其是摇滚能量点燃观众的时刻,像极了小型演出场地里的高潮段落。
但同时这也属于极具观赏性的商业化演出,舞台设计以及表演者水准等都已然足够顶级水准。
由此可以清晰看出节目面向“主流市场”的取向,谢霆锋谈到为节目起了一家公司,公司出来的每一位同事是可以影响全世界,讲的就是乐队要放开视野,面向市场。
在我看来,《我们的乐队》在完成自我定位的同时也是在修正过往的一些固有观点。
比如,乐队化音乐不只是摇滚,它可以包容若干。
再比如,乐队也不非得局限于地下另类,它可以在更广阔的市场中获得意义。
首期节目随后的部分也正是在强化这两点。
此外,就我个人的观感来讲,在挑选ACE核心成员的过程中,有三方面是值得肯定的。
首先,专业度足够高。
这是节目的基石,在专业基底上保证了呈现的高质量。
所谓专业,一方面可以看到有诸多国内外专业学院背景的选手参与,他们确实展示出学院派系统中所培养出的优良的乐感跟智识。
另一方面则是有多位成熟音乐人的出现。
此处简单举两例:首位登台的Corsak胡梦周。
电子制作人兼DJ,目标直指“格莱美”,妄想吗?至少并不是空想,毕竟他已经拥有了热门歌曲,并且跟诸如Alan Walker这般的国际音乐人合作创作过作品。
其带来的作品《溯(Reverse)》确实足够国际化,标准的EDM制式,音色精致,律动鲜明, Drop记忆点充沛。
现场的反馈不会错,正如王俊凯所讲,“大家没有坐着看”,这首歌曲带来了纯粹的“舞池效应”。
另一位是王以太。
各位对他应当熟悉,节目里他带来《戒骄戒躁》,一首同样能够跟国际风潮接轨的Trap,重点是他表演时的台风全程透露出成熟特质。
这成熟中除却舞台表演丰富,作品创作过硬外,最核心的是辨识度,王以太的个人风格充沛,在这首歌曲里方言跟英文搭配的Rap,多变的Flow,基于Melody Rap的记忆点打造等等都实现了他的专属标识。
关于ACE核心成员挑选的标准,萧敬腾指出,技术之上,需要更全面的表现。
我想,王以太就可以完美诠释这个标准。
当然专业并不专属于成熟音乐人,节目中有不少年轻选手都达到专业水准,正如1999年出生的张恩岱在演唱完《我真的需要》后三位合伙人对他的赞赏,年少但足够有自己的味道。
还有刘文君,文质女生唱出浑厚摇滚嗓音,给予现场以强烈震撼。
其次,风格足够多。
仔细分辨就可以看出,首期节目中最终成为ACE的选手基本都各自代表一种特定风格:Corsak胡梦周EDM、叶子New Classical、王立鑫Pop-rock、王以太Hip-hop、郭翰龙Hard-rock。
由此可以将,节目对于乐队保持着绝对开放的态度,没有特定风格局限,也没有专属的形态套用。
这其实就是在无限拓展乐队的内涵。
乐队音乐不止Old School式的摇滚,它既有跟潮流的对接,也有跟传统的呼应。
它可以跨界融合,也可以在另类跟商业化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关键还在于,即便拥有特定标签,但也并不就意味着就死守、固化。
各位成为ACE的选手,在挑选考核队员时,都意图差异化。
Corsak胡梦周他选择的选手里李长庚表演的是Emo,李显荣表演风格的是Funk。
被誉为“钢琴王子”的叶子,更是直言要让古典流行起来。
展示古典吉他技艺的王立鑫,同时能够驾驭Trap、R&B、音乐剧等等多样门类。
而王以太,也表达了大融合的思路,他要以说唱为内核,包容任何音乐风格,任何乐器。
所以,风格多样化并不是简单的元素罗列,而是以某一领域为主线,不断汲取旁类的内容。
我想,如果按照如此丰富的音乐风格发展下来,在接下来的节目里势必会出现“神仙打架”的精彩场面。
最后,观点的输出足够强。
作为一档节目,在进行音乐人挖掘以及音乐作品展示的同时,同样重要的就是输出观点。
于这方面,《我们的乐队》首期亦有所贡献。
我个人印象深刻的观点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出自Corsak胡梦周,他讲,电子始终无法取代人味,没有办法做到的音色是吉他跟歌手。
这或许就是对于当下EDM最清醒的认识。
电子音乐正在以超强的模拟能力完成着无限创作可能,但这并不代表着完美,制造出再新奇的音色始终也无法替代真实的乐器音色,以及,人声。
它们之间不是相互区隔的关系,而可以是,增益互补。
这也就是为什么诸多EDM歌曲中要加入感染力真切的人声,《溯(Reverse)》这首歌曲也正是因为有了他本人的人声参与才尽显清新梦幻中的亲近感。
第二个出自叶子跟王立鑫的学院派“内部之争”,说实话,两位之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火药味,尤其是在古典跟流行跨界相结合方面,后者表示对于前者的质疑。
后者当场的回应则是,古典钢琴可以玩很多东西。
就我个人的理解,火药味只是表象,内里是节目为观众设置的观点碰撞:风格、乐器到底会不会成为音乐创作的局限?节目里没有给出既定答案,只是留下悬念,Ella(陈嘉桦)给出了方向,“未来在节目中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精彩的火花”。
当然,就这个问题我个人的理解是,风格、乐器都不会成为音乐创作的局限。
古典钢琴完全可以跟流行交接,不仅是流行,它还能够跟任何风格相互兼容,需要做的只是找准合适的方式。
这就像是《我们的乐队》在第一期里埋下的伏笔,提出的疑问会在接下来的节目里逐一解答。
第三个由王以太引发。
他一出场就有选手反馈,为什么说唱歌手来乐队的节目。
这应该可以是道出多数观众的内心疑问。
似乎说唱歌手从来都是单兵作战,跟乐队的形式不太搭调。
但王以太的想法可以消除类似这样的担心,上面已经提及,他是要以说唱为内核,包容任何音乐风格,任何乐器。
有很清晰的主体,还有明确的解决方案,如此说唱歌手组乐队就不再是难题。
从他挑选考核的成员组成也可以看出,是明显要将说唱音乐跟乐队形式结合。
不只是单纯的说唱组合(Group)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说唱乐队(Band)。
他的这种尝试实际上也为所有音乐人提供了思路,不必被乐队的固定范式禁锢住想象力,它可以是任何模样。
纯乐器可以是乐队,纯人声也可以是乐队,说唱可以是乐队,EDM也可以是乐队。
总之,当我们在谈论乐队时,我们不是在进行规定,而是在拓展思路。
从首期节目总体来看,《我们的乐队》是以市场为导向来开发乐队化的音乐形式,这其中有对专业性跟丰富度的诉求。
由此体现出节目在保证观赏性的基础之上挖掘实力音乐人以及拓展音乐形态的用心。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