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如何评价分析哲学在美欧学界的强势地位?
时间:2020-04-03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分析哲学与欧陆哲学其实拥有共同的问题,是与传统西方哲学一脉相承的,而传统哲学的核心问题可以概括为巴门尼德、柏拉图所主张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表现在灵魂与物质、心灵与世界、意识与对象、主观和客观、精神与物理等一系类重要的争论中。

从笛卡尔开始、经过唯理论与经验论的争论直到康德这一过程完成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论转向,但认识论的框架依旧无法摆脱二元论以及伴生的怀疑论、不可知论等等。

为了突破传统哲学的问题,分析哲学和欧陆哲学分别对之做出回答。

总之说这么多,就是为了说明分析哲学和欧陆哲学的区分不是因为哲学上的问题,二者都是试图对最根本的这哲学问题进行解答。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二者在世界范围上的分裂呢?是哲学之外的问题,即社会和历史的问题。

确切的说,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所谓英美哲学与欧陆哲学分庭抗礼的这种现象。

系统地学过现代哲学的人都知道,分析哲学和现象学在诞生之初便有着很密切的交往,如弗雷格批评过胡塞尔的心理主义,罗素批评过迈农(布伦塔诺的学生)等等。

而且不止这两派,还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生命哲学·······在二战之前,20世纪初的伟大哲学家们几乎都集中在欧洲大陆上,各门各派相互之间的思想交流十分频繁,有很多人对不同的哲学都有研究,比如说分析哲学创世人之一的纽拉特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波普尔以前给阿德勒当过助手。

想想当时,维也纳、柏林、巴黎这些思想中心聚集着各种学者,而且很多都懂相同的语言、可以直接交流,因此,发生思想的碰撞实在是太常见了(估计那个时候的大学学生经常看到老师们之间相互撕逼,他们也对别的门派的思想有所了解)。

一个确切的例子就是1929年的达沃斯论坛,海德格尔、卡西尔、卡尔纳普进行了交谈与讨论。

这一事件被弗里德曼考证并写了《分到而行——卡尔纳普、卡西尔、海德格尔》,从其中的对话就可以看出,三人分别对另外两个人的思想路数、研究方式、理论问题等知根知底,而且他们的讨论相当深入,根本不是后来流俗中的双方互骂“文字游戏”、“胡言乱语”。

这可以说是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

在这么密集和深入的跨学派讨论下,本来是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

直到1933年纳粹上台,海德格尔成为大学校长,公开支持纳粹,而卡尔纳普、卡西尔等人都跑到英国、美国去了。

从此到1945年以及战后的萧条期这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分析哲学与欧陆哲学的交流就很少很少了。

我觉得可以总结为如下几点:1、地域的分离。

作为战后分析哲学大本营的美国与欧洲隔着大西洋,相隔甚远。

2、语言的分离。

英美世界里的人主要以英语为主,而欧陆以德语法语为主,语言的不同使思想的交流难上加难;3、社会氛围的差异,即便到了战后,两地的社会环境也不一样,美国作为战胜方,没有什么损失,人们不是反省战争本身,而是对推动战争结束的科学产生了巨大的热情,本来就强调科学性、客观性的分析哲学趁这股东风扶摇直上了,成为英语世界的主流,而欧洲受到了战争的巨大破坏,人们更多的是对战争本身进行深刻反省,对人生、社会进行反思。

4、大哲学家的个人影响,美国之前本来没什么思想深度,谁来谁就可以影响到它,假想海德格尔如果是个犹太人,估计也得跑到美国,那么存在主义必然也会在美国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但事实恰恰是,跑到美国的都是卡尔纳普这些分析哲学家,所以······最终,各自学术共同体的形成。

各自学派扎堆一起(毕竟流亡海外的人凑一起还能相互照应),形成一些较为封闭的学术圈子,也有了相对稳定的范式。

在战时以及战后的初期交流不便,所以各个学术共同体较为封闭,在这期间里所培养出来的新一批的学者们,几乎都只是在一个学术共同体的思想下成型,看不到那么多不同门派的老师撕逼。

所以,在地域、语言、文化氛围、哲学家个人影响等因素之下,英美与欧陆各自形成了不同的学术共同体。

当我们了解到了为什么分析哲学与欧陆哲学的分立,那么也就知道了为什么分析哲学更具强势地位。

我认为主要是社会载体的不同,主要表现为:1、美国的世界影响力。

2、英语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统治地位。

3、战后的科技热潮。

4、全球化要求语言的精确性等因素造成了分析哲学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

所以,造成了分析哲学在英美与欧陆哲学分立,以及分析哲学相对强势的现象的原因不是哲学本身问题,而是所处的社会、历史造成的。

经 @Andy Lee 再补充一点,就是分析哲学从诞生一开始就是关注科学的,这从维也纳学派的宣言《科学的世界概念:维也纳学派》就可以看出来,所以说后来的自然主义、科学哲学的兴起是必然的,因为二战以后科技主导了世界的发展模式。

一个理论的深度、构架如何是理论本身的问题,而选择一个理论则是一个社会问题。

分析哲学的本身倾向是内因,而社会的科技发展是外因,内外一结合,就水到渠成了。

不过我认为,哲学既要关注科学维度又要关注伦理维度,在康德哲学就可以看出,即强调“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来为科学辩护,又强调人有自身的自由。

分析哲学和欧陆哲学的分庭抗礼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哲学的两个维度的分裂。

如果没有二战,也许两个学派会在不断地相互交流中推动思想向更高水平的发展。

——————————补充几点:对科学的看法:我看来,科学是人自身的延伸,而非外在的东西。

如果不是猿人在工具使用上的突破,它们也不能成完成从猿猴像人类的转变。

所以,科技与人有着本质的关联,它是人本质的外化,同时又是引导、促进或制约人发展的存在物。

人与科技是相互塑造的,所以说对科学的研究不光是对“科学”这一对象的研究,而同时也是对必须以科技为存在方式而展现自身的人的研究。

这也是为什么形而上学”metaphysics“被称为物理学”physics“之后”meta-“。

我说的“选择一个理论是社会问题”指的是:至于我所说的“社会选择”,是因为一个理论的水平并不以它的社会流行程度为唯一标准。

叔本华二十多岁写的书到八十多岁才火起来,并不是这六十年里他的理论有改变,而是时代变了,时代会选择更切合它的思想。

所以题主的问题“分哲更流行”在我看来就是一个社会问题,而非断定孰优孰劣的理论问题。

但是大部分回答这个问题的人都上当的,混淆了理论自身的水平问题与社会对它的评价问题(题主可能自己都没分清楚,也可能是故意的),然后发起了分析哲学和欧陆哲学撕逼大战。

所以,如果连问题都分析不清楚上来就大谈大论,那也真该好好学习一下分析哲学了。

关于分析哲学和欧陆哲学在国内地位的看法:至于说在教职、经费等问题上,我感觉明明是分哲很弱势,复旦哲院四五十个教职,严格的说就三个老师可以说是搞分析哲学的。

在国内,欧陆哲学的话语权要比分哲大多了。

因为不管你是搞中哲马哲、还是搞伦理美学的老师,都可以引用一些海德格尔、福柯、德里达的文献,但是没几个能引蒯因、卡尔纳普、戴维森的东西。

因为分析哲学确实需要扎实系统的训练,比如说逻辑的训练,术语的训练。

没经过哲学训练的人可能都会从福柯的《词与物》中有所收获,但是如果换成蒯因的《word and object》,估计看到“开语句”“谓述”“量词”“模态”这些词就凌乱了(我刚开始的时候就很凌乱)。

每年跑来学西哲的新生,要么就是要搞欧陆、要么就是德国古典或古希腊,一开始就打算从事分析哲学的绝对是稀有动物。

还有很多人看不懂分哲就否定它作为哲学的地位,之前就有同学就当着我的面说:你们分析哲学不就处理语词么,算什么哲学。

虽然很想扇他,但是想到:一个人看不看得懂是智商和毅力的问题,看不懂还乱说就是态度问题,他既然已经暴露了自己的智商和态度问题,咱也就没必要去在意他。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