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来,好处就两个字:见识。
答主来自四川一个县城,目前在北京一所学校准备念大四。
在人生的前十八年基本没有出过省,只坐过一次火车,没有坐过飞机,没有网购经历(因为家人表示在网上用银行卡不安全,又容易买到假货)。
上大学之后,感觉就是哗一下推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首先,在北京读大学的几年以极其低廉的成本把北京大大小小的景点挨个去了一遍。
那些从小在书本上,电视上,电影上反复出现的符号化的场景真实出现在眼前时,那种感觉就像遇到好久不见的老朋友。
然后以北京为据点,去附近的河北、天津、山西,再去更远的江苏、湖北、台湾、香港,还准备研究生的时候去国外交流。
虽然比不上很多大神,但这样慢慢开疆拓土,扩展自己活动范围和知识边界的感觉超级好。
其次,在北京读书一个很大的福利就是各种各样的论坛和讲座。
学校的社团常常能请到一些文化学术界的名人,豆瓣同城上也经常能找到很多有质量的讲座。
这些人为我展开了一个活泼开阔的世界,让我看到自己的渺小,也让我看到无限的可能性。
在见识过足够多真正优秀的人之后,会慢慢觉得自己的缺点不是那么无可救药,自己的优点也不是那么独一无二。
当自卑和自负都在逐渐消解时,对自我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
除此之外,在北京能更容易接触到优秀的同龄人,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比自己努力,还怎么好意思懈怠。
最后,是北京提供的平台给你敢想的勇气。
举个例子吧。
上大学之后才发现海子曾经在我们学校度过人生最后一段时光,并且和现在很多老师当年有过交集。
毕竟高中时曾经非常喜欢海子的诗,了解到这层渊源让我很兴奋,总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后来和部员协作采访了一些老师,制作了一个纪念专题,在海子二十五周年祭日当天发出来。
这篇报道立刻在我们学校引起了很大反响,当天的朋友圈基本被海子刷屏。
在学校BBS上不少同学开始呼吁给海子立纪念碑,甚至一些老师也在支持。
当时野心一下就膨胀了:原来这篇文章这么受欢迎,那校外的媒体能不能发呢,说不一定能搞个大新闻。
于是通过种种渠道联系上了中青报编辑,把文章发过去之后对方居然表示同意登报。
虽然后来种种原因没有登,但他们把稿子转给《大学生》杂志社,那边顺利登出来了。
这件事情让我意识到媒体的巨大能量和北京的话语优势,而扎实的内容和恰当的运作可以让一篇文章产生广泛的影响力。
包括后来去申请实习,和更多的编辑记者接触,也慢慢发现很多以前遥不可及的事情其实并不是那么困难。
只不过,很多事情,如果不是在北京,连想都不敢想。
上一篇:如何了解国内各大学?
下一篇:为什么大学过的比高中还累?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