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懂电影的拍摄技巧,这里只稍微介绍一下在取弹头操作中出现这个画面的原因。
题主你是想问这个吗?这个器械是一个弯弯的盘子,我们一般管它叫做“弯盘”,英文“kidney dish”(英)或“emesis basin”(美)。
这个器械在外科简直太常见了,几乎任何操作都离不开它:小到换药,拆线,口腔护理,大到包括开腹手术,开颅手术,骨科手术等所有手术,全世界正在被使用的可能有几千万只。
它这么重要,究竟是干嘛的呢?虽然英文直译叫“呕吐盘”,但可不是装呕吐物用的哦,很不幸,大部分时候它负责的都是更污的部分:操作中暂时存放医疗废物。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换药换下来的敷料,拆掉的缝线,术中冲洗时冲下来的洗肉水,拔下来的指甲,切下来的肿瘤和器官,当然还有本题中提到的异物,等等等等。
。
。
因为在外科手术和操作中,有一条基本原则是不可违背的:无菌操作。
正常的无菌手术自不必说,像这种外伤的病人同样也要注意不要带入新的杂菌,而且与病人体液沾染过的物品都可能带有病原体(肝炎病毒、HIV等等),处置不当可能变成传染源。
因此手术器械和标本的移动必须遵循着简单来说无菌区→污染区的顺序,箭头反过来即是违反无菌操作的行为。
一般来说,高温高压灭菌过的手术器械我们可以认为是绝对无菌;病人的身体(术区)虽经消毒,但肯定有类似毛囊之类的地方无法完全消毒干净,因此认为是相对无菌;污染区一般就是一个容器,一般像标本等需要留存(或拿给家属看)的就是弯盘,大标本的还有大盆,没用的垃圾一般就直接进垃圾桶,垃圾袋了。
简而言之一句话,手术中必须有一个单独的容器用来放取出来的弹头,而这个任务按手术操作的规定就是交给弯盘来负责。
因为弯盘几乎是所有手术包和操作包里的必备,连弯盘都没有的地方,我估计做手术的刀剪钳镊针线消毒就更不用提了。
插一句,弯盘是由美国理疗师,法医 Bessie Blount Griffin 在二战后发明。
她曾是西奥多·爱迪生,也就是发明大王托马斯·爱迪生的四子的理疗师,在担任理疗师期间,在他家用报纸、水和面粉混合,烤硬后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批肾型的,便于握持的弯盘。
(不愧是发明大王的后代,周围人都跟着沾光)===================想象一下,枪伤病人,出血不止,医生争分夺秒,边止血边探查,挥汗如雨地在手术中掏了半天,终于掏出来了:旁边的护士递过弯盘,“铛”地一声,取出的弹头被放在了里面。
这时,手术间内所有人的目光都会被吸引了过去:这个捣鬼的恶魔终于被我们找到了。
虽然,这个病人还是九死一生:持续出血、感染、器官衰竭随时可能要命,遗留的残疾可能会给病人带来终生痛苦,但,那又怎么样呢?此时此刻,这名外科医生,做了能力范围内最大的工作,其它的,就交给上帝吧。
这种与神“并肩”的外科医生形象,深入了多少未来医生心目当中。
我相信,第一位拍摄这个桥段的导演,即便没有亲自去手术室看过,也是找过专业的医学顾问。
可能只有这种专业性和情感渲染力兼顾的作品,才引得后世效仿吧。
直到我选择了外科这条路才开始知道,外科大夫年轻时好惨啊。
。
。
不多说了,苹果发布会快开完了。
。
。
再多说一句,为防止交叉感染,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选择图1中间的那种一次性纸质弯盘,国内一般还没有。
这也意味着,未来我们能在国外影视作品中听到的“铛”地一声的机会可能越来越少了,且铛且珍惜吧。
===============补充:有朋友说不太理解为什么会设计成这种形状,简单说明一下像我这种8号大手,不管多大的工具握持起来自然不会有什么压力:但临床工作中更多的其实是像我女朋友这种女医生和护士,有些人手比较小,也就6号甚至是5.5号,像这样的:这时候工具的设计就必须考虑她们的易用性,同一个弯盘对于她们来说比手大了不少,如果设计成圆形显然她们是很容易脱手的,但是设计成这样,即便是上面这种小手也能轻松握持:(这是背面)根本不会掉下来。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