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管沧:中国院校里的学生们都在折腾什么作品?
时间:2020-05-14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夜里写论文时,分了个神,想到这个么问题:从我接触吉他到现在这么十多年,祖国的吉他专业工作者们真正在舞台上给听众演奏了些什么作品呢?院校里的学生们大多在又折腾些什么作品呢?我列了个表:巴利奥斯 《大教堂》《华尔兹3号》 《森林之梦》巴赫 《琉特琴组曲4号》BWV1006a(经常还不全) 《前奏曲,赋格与快板》BWV998 《恰空》BWV1004泰雷加 《大霍塔》 《威尼斯狂欢节变奏曲》《阿拉伯风格随想曲》托罗巴 《小奏鸣曲》迪恩斯 《天平星座小奏鸣曲》 《乡愁3号》(1号2号没人弹)布罗威尔 《奏鸣曲》 《黑色十日谈》科斯特 《引子与波罗乃兹》梅尔兹 《匈牙利幻想曲》多美尼科尼 《科庸巴巴》索尔 《大独奏》 《莫扎特主题变奏曲》阿萨德 《水彩画》朱利亚尼 《大序曲》 《罗西尼亚那2号,3号》梅林 《回忆组曲》沃尔顿《5首小品》居梅 《巴顿爵士组曲》科什金 《乌舍华尔兹》帕格尼尼 《随想曲24号》阿尔贝尼兹 《塞维利亚》格拉纳多斯 《西班牙舞曲5号》维拉-罗伯斯 《前奏曲1号》 《练习曲1号 2号》雷冈蒂 《夜曲》阿瓜多 《华丽的回旋曲》基本就这些了吧,其中沃尔顿和布罗威尔奏鸣曲是近两年流行的。

这单子里面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参赛需要,大家都弹。

而吉他文献中许多重要的名字没有出现,像Ponce,Mompou, Antonio Jose, Tansman, Manen, Britten, Ginastera, Asencio, Takemitsu, Llobet, Pujol,Turina, Falla, De la Maza, Morel, Guastavino,Legnani等等等等。

而单子里的那些作曲家还有大量的优秀作品也没出现。

十多年啊,吉他前线的工作者们就这么翻来覆去,我就在琢磨,这究竟是图个什么呢?听众又从中得到了多少享受呢,他们对吉他的了解又多了多少呢?再看看很多专业人员的音乐会曲目的安排,常常是几个人合着把几个大部头一股脑都搬上来,压得听众喘不过气来,而且总是这些曲子,总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演奏。

我对这种音乐会的性质表示质疑。

到底是享受还是折磨?是心灵的交流还是自我能力的炫耀?我还有次听一个专业学生说,从来是老师给布置曲子,自己没什么选择的自由,如果想学的曲子不是老师指定的,老师会拒绝给学生指导。

而老师布置的曲子基本都能在上面的单子里找到。

不知道读者会不会觉得奇怪,至少我觉得挺可笑。

十多年的翻来覆去,这也是原因之一。

我不相信一个真正精通Dyens 乡愁曲3号的老师会不精通Dyens的乡愁曲1号和2号。

不过看见何青老师的学生弹梅尔兹的《悲歌》和伯克利的《小奏鸣曲》,很到位,我总算是感受到了新的气息。

后来他的学生穆怀聪在GFA弹布罗威尔的Elogio de la Danza,弹得非常出色,我为之感到高兴。

还有星海的王子轩毕业音乐会弹奏了庞塞的协奏曲,这就对了,好样的!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