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他教学·管锥编音乐中的调味品韩洪涛 / 文可以说,不和谐(音)就像是和声中盐、辛料或调味品,而和谐(音)则如同鱼和肉。
约翰· 马特森 今年八月份,我分别参与了青岛国际吉他艺术节和山西国际吉他艺术节的翻译工作。
在青岛为洛杉矶四重奏的迪尔曼大师课中,大师为潍坊吉他名家刘伟国老师的女儿刘俊岐同学讲解泰雷嘉的一首练习曲时,专门讲到了音乐的结构与和声走向对于动态处理的影响,从理论上对音乐动态处理做了细致的讲解。
古典音乐在动态处理上是有据可依的,绝对不是随性的、不讲原则的动态处理。
和谐-矛盾-紧张-解决,这个充满戏剧色彩的和声发展是处理动态的基本脉络和原则。
下面的这个视频就是青岛艺术节迪尔曼为刘俊岐讲授大师课的现场,大家可以从中看到迪尔曼大师对于音乐和声结构的细腻讲解。
视频:青岛艺术节迪尔曼大师课 山西吉他艺术节上,意大利演奏家班蒂尼同样曾经讲解过《巴赫的BWV1007》,他除了讲解巴赫的乐句呼吸和气息划分之外,还特意强调了音程、和声结构对于作品的动态处理的影响。
下面的视频就是山西艺术节班蒂尼大师课的片段。
视频:班蒂尼讲解《BWV1007》 班蒂尼在本次的大师课中,强调了三个主要的方面:一、巴赫乐句划分是个重要的要素,同时演奏巴赫的曲目时,一定要选择好的改编版本,最好看巴赫原始器乐的版本,同时查找多种版本加以比较。
二,巴赫的吉他版本中的有些圆滑奏显得多此一举、画蛇添足之感。
三、动态的处理的理论依据是和声结构的走向,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有根有据的。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这两次艺术节后不久,我在新乡还遇到了我的老友,旅居美国的古典吉他演奏家胡滨博士(在读)。
他那天也正好讲解巴洛克时代的音乐。
他说: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曲,大调的内声部向上走,小调下下走。
要分辨隐藏在合生内部的复调,旋律线条,进而扩展到和声的张力却趋向性的解决。
应对从谱面传达出的音乐信息进行梳理,声部划分,指法的编排,圆滑音的使用,都需要认真仔细的研究。
巴赫音乐中固有的D-#C-D所产生出来神秘的宗教信息‘阿门’了然于耳边,不同于现代新音乐的和声转位走向。
胡滨博士在新乡为王钤正小朋友讲解巴赫作品胡滨博士讲解《BWV1007》时所作的笔记 声振动对我们的情感的影响是一种常见的体验,这种体验并不取决于我们的和声学知识,也不取决于同音程与和声在修辞上的关联。
巴洛克音乐,充分利用了和谐与不和谐的相互作用,很好的体现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紧张和放松的互相影响。
因此,诸多历史专著所认为的“巴洛克音乐可以唤起人们的激情” 这一说法看来不无道理。
例如,德国数学家和哲学家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这样写道: 我们并不总是能够知道令人愉快的事情的那份美妙究竟有什么构成,或者它们给我们的内在提供了何样的美妙,但是我们的情感(feelings)却能察觉到,即便是我们并不理解… 音乐在这方面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能够发出声音的任何东西都包含振动或者横移运动,琴弦的振动就是如此。
因此,任何能发出声音的东西都会释放我们所看不见的内在冲动。
当这些振动相互不会干扰,而是以一种振动按顺序同时进行时,它们就会令人愉快。
同样,我们还会注意到长音节向短音节的变化,以及诗歌中的节奏的相合,这些都仿佛是包含了一种无声的音乐,当它们被正确的构建时,即使没有歌唱,也同样令人愉快。
鼓的敲击,舞蹈的步点和节拍,以及其它类似的有节奏和规律的运动都会通过一定的次序而使人产生愉悦感,因为所有的次序都有助于激发情感。
同样我们发现,振动的琴弦、管乐、铃铛,甚至空气所产生的艺术性的节奏和运动也包含规律的、不可见的次序。
通过我们的听觉,在我们的内心产生了共鸣,唤起了我们的本能的冲动。
这就是为什么音乐非常能够撼动我们的思想的原因,尽管我们并不能充分察觉到这个作用并去追寻这个目标。
很有意思的是,我们注意到:不和谐(音)的使用在巴洛克音乐的发展中必定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文艺复兴的复调音乐中,不和谐(音)的使用相当严格,只允许在音乐中加入有限的“调料”。
那种“准备 / 不和谐 / (下行)解决” 的模式即便是当时敢于挑战这些规则的作曲家来说也是根深蒂固的。
16世纪晚期新音乐革命性发展是旋律和低音之间特定音程动态的产生,它与和声共同在富有诗意的篇章中情感的传达方面开始起到关键的作用。
作曲家拓展了新的、令人振奋的表现手段。
如今,就连每个孩子都知道大调表达高兴,而小调表现悲伤;但是在复调音乐时期,大三音程与小三音程的情感意义并没有充分为人们所知。
正式对于这些音程的修辞能力的认知和理解才赋予了它们的情感意义。
因此 Gioseffo Zarlino 将小三音程定性为“一种悲伤的或者无精打采效果,这使整个音乐显得轻柔…” 和声是音乐修辞中的最有威力的元素,因此从那个时代的音乐家的角度去理解和谐与不和谐会使我们领悟那个时代的作品情感表达风格。
我建议通过考察上声部和低音声部的音程关系,并根据其内在紧张和放松程度,对旋律性乐句进行色彩上的处理。
用巴洛克音乐的术语,我们可能会说:和谐抚慰我们的灵魂;不和谐则激发我们心灵。
在演奏中,不和谐音会根据具体的音乐背景和修辞作用而得以表现,而且人们还发展了一套分层体系以规定它们之间的相对强度。
最放松的和谐音是八度和完全五度音程,我们称它们为“完全和谐” ;三度和六度则为“不完全和谐”音程,它们同样是放松的,但内含某种更大的张力,因此演奏时需要相应的表达。
不和谐音则包含柔和类型(小七度音程和完全四度音程),以及那些可以引起强烈骚动的不和谐振动(减五度音程、小九音程)。
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会有意地使用音程和和声去唤起听众的反应、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这些感受可能是宁静、恐怖、爱或者愉悦等等。
当今的音乐修辞的大师们—— 电影作曲家—— 使用同样的手法,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Jean-Philippe Rameau(1683-1764)曾经写道:“ 甜美和温柔有时可以通过有意地使用不和谐音去很好的表现。
柔美的悲伤有时需要运用不和谐音的手段…” 约翰· 马特森(John Mattheson)曾经以一个作曲家的角度和观点谈论音程: 既然喜悦是作为精神生命的扩展而被感知的,那么通过广泛而扩展的音程可以最好地表达这种情感就非常自然、合情合理了。
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知道悲伤是我们身体敏感部分的收缩的话,就很容易认识到相近的和最为狭窄的音程是最适合表达这种情感了。
他又补充道: 一个对位音乐作品,如果非常得体的使用不和谐音进行装饰的话,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而且当这样的尖锐刺耳的音程被适度使用时,还会具有更好的表现效果,尤其是听众是内行人时… 可以说,不和谐音就像是和声中盐、辛料或调味品,而和谐音则如同鱼和肉… 单独不和谐音本身并不会有任何味道;它们只是调味和激发而已,所以它们不应该过分频繁和强烈的出现。
John Joachim Quantz 从扰动和解决的角度探讨了不和谐音与和谐音的表现: 不谐和音可以激起不同的情感就正好是我们为什么要将不和谐音演奏的比和谐音更为强烈的原因。
和谐音使我们的心灵处于一种完全平静的情绪;而另一方面,不和谐音却唤醒我们心灵深处的不愉快的部分… 越是将不和谐音与其它音符演奏的不同,并且演奏的更为“敏感”,那么它们对听觉的冲击效果就越强。
然而,越是扰动我们的愉悦、令我们不愉快的东西,随后而来的愉悦程度就越高。
因此,不和谐音越刺耳,那么随后的解决就越让人愉快。
如果没有和谐和不和谐声音的交织,在音乐中就无法在某一刻激起某种情感,并且在接下来的那一刻去抚慰这种情感。
音程的调味效果描述:旋律音程自然小音程:可爱、温柔、愉快的效果上行三度音程:可爱、欢乐、活跃下行三度音程:忧郁、哀求小三度音程:悲伤、哀痛、伤痛、凄凉大三度音程:活泼、轻快下行四度音程:可怜、凄凉、严肃、庄重、五度音程:大胆、威严上行四度和五度音程:活泼减五度音程:可怜小六度音程:悲伤、哀痛、感叹[大]六度音程:悲哀7度音程:哀求和声音程同度音程:壮丽,雄伟小三度音程:温柔、悲痛、伤心减五度音程:深情增五度音程:摇摆不定减7度音程:格外苦楚;伤心巴赫前奏曲BWV 1007中的和谐与不和谐 关于巴赫的音乐在吉他上的改编以及演绎的文字已经非常多了。
我不想在这些方面在多费笔墨。
我主要想谈谈上面所讲的内容如何在具体的音乐作品中体现。
为此,我挑选了巴赫大提琴组曲的前奏曲第一号,BWV 1007作为例子。
通过简单的和声分析,我会给大家说明我们的思想是如何影响着一部作品中情感强度和动态的起伏和流动的。
大提琴原谱是G大调,这里在吉他改成D大调(见下面曲谱):第一小节:由一个D大调琶音构成,为主和弦;应以一种放松的状态演奏,为下面的音乐搭好了舞台。
第二小节:在主调D为根音基础上,上方的下属音G是第一次从主音的分离,营造一种开放的和初始张力的感觉;这一小节可以演奏的稍强一些,并使用较明亮的音色。
第三小节:接着,巴赫强化了这种张力,将6度音“b”提升至大7度“#c”,这样在主音上方呈现出一个属七和弦;不和谐的引导音”#c”增加了强度,而且为转向主音做了准备。
这里可以演奏的声音稍微大些,强度更大一些,在尖锐的不和谐音出营造出些许意外的感觉。
第四小节:回到了主音D; 在第三小节的紧张强度之后,在此要弹出一种放松的感觉,同时要稍微将第一个低音音符延长。
第四小节的最后一个音符是一个下行经过音,不可以加重;这又形成一个大7度音程,离开主音。
因此,此处我会将这个音轻轻弹出。
第五小节:一开始是一个六度和弦,是接下来的转调的过度和声。
我会将这个小节的前三拍用一种放松、期许的方式演奏,不要有太多的驱动感。
然而,最后一组四个16分音符可以弹的更有驱动感和强度,因为“g#”导向第六小节转调的E7和弦。
第六小节:在转向至A大调过程中应保持其动态能量,很快在转调新的主调时松懈掉。
第七小节:A大调部分一开始可以弹的放松些。
然而,最后四个16分音符对第五小节的过度音做出了回应,所以我建议用同样的驱动力将这些音导向第八小节。
第八小节:此处的b小调和弦,似乎像一个假的终止式,扮演着A调中二级和弦。
因此演奏时,将其在音量下降但是强度不要下降,作为第五、第六小节进程的回应,最后导向第九小节的下属“E“音(低音”B“从第八小节一直延续到第九小节),最后在第十小节将“A”确立为主音。
下面我们来看看白俄罗斯吉他演奏家塔天娜演奏的巴赫BWV1007的视频吧。
视频:古典吉他演奏巴赫前奏曲BWV 1007最后几句话 虽然音乐是感性的艺术,但是音乐却包含了深层次的、非常约束性的理性概念。
有人说,巴赫的音乐其实就是伟大的数学作品,巴赫就是一位天才的数学家。
学习西方古典音乐,如果不了解和声的基本理论,而只靠所谓“天生的”乐感是完全不靠谱的,你首先要知道音乐家在创作的音乐中,什么时候上了份大餐、硬菜,什么时候给了你盐、酱油、醋或者芥末,只有真正地读懂了这些,你才插上了驾驭音乐的自由的翅膀。
音乐需要自由,但自由是控制和约束的产物。
自由是有代价的,没有控制就没有自由,人生处处皆是如此。
(全文完)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