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失真​吉他​大史记
时间:2020-05-14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撰文:孙大猴 “软硬” 是街声大事一个关于音乐人使用的软件和硬件的栏目,你可以借此偷窥音乐人到底使用哪些“家伙事儿”做出了美丽动听的音乐,也会不时推送与音乐软硬件有关的、通俗易懂的好看文章,由此可以看到音乐的昨天、今天、明天。

今天推送的这篇文章,是关于失真吉他的有趣故事,你可以读到失真吉他在音乐流变的过程中如何扮演了重要角色。

1990年代,北京一所外语高校举办校园晚会,校园里几支学生乐队全部上台,其中一支乐队里有一名外国吉他手,配备了一块失真效果器。

其他人的吉他都是软绵绵的,只有他的失真吉他响彻全场,下台以后得意洋洋。

可在后台,大家都一副 Sorry 脸,过来安慰他:我知道你的吉他坏了,没关系,还有下次……可见对失真吉他,还是有很多人是持保留意见的,那为什么几乎所有吉他手都有一块失真类效果器呢?这些年吉他到底发生了些什么?鉴于失真种类繁多,中文翻译各家也不尽相同,我们把所有种类(Overdrive、Fuzz、Distortion、Crunch……)都统称为失真,而不仅指狭义的 Distortion 。

1950年代失真吉他非主流1951 Fender Deluxe TV Front1951年,Blues 大师 Howlin Wolf 的吉他手用 Fender Deluxe TV Front 这个10瓦的小吉他音箱录音。

不知道为什么,他把这个小吉他箱子的音量开到了头儿,于是音箱中的电子管过载了,吉他声音就成了下面这首歌的样子,并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录制失真吉他的吉他手。

同样在1951年,Jackie Brenston & His Delta Cats 的吉他手用大头针把吉他音箱的纸盆扎破,于是得到了失真吉他的效果。

那时候,美国小伙子 Link Wray 也同样进行了类似的尝试,并录制了《Rumble》。

年轻的 Link Wray 似乎拿着一把 Silvertone 吉他,是因为买不起,还是那个年代的吉他手已经开始 Offset 的叛逆之旅?不过那时候,如果你发出失真吉他的声音,会被所有人侧目,或者被认为是个噱头,或者被认为是瞎胡闹,或者是一种特殊音效,类似现在一些鼓手录军鼓的时候会把一张纸搁在军鼓上……总之,那时候的主流还是老老实实弹和弦,当一个乖巧的伴奏乐手。

1960年代失真?要不咱们也试试?英国人1960年代学吉他,大概跟1980年代的中国情况相似。

生在英国利物浦爵士乐世家的 Paul McCartney 为了知道 B7 和弦怎么按,特意跨城去找某位吉他高手,更别说电声吉他的扩音和演奏了。

所以,我们认为1964年在伦敦成立 The Kinks 的 Ray 和 Dave 两兄弟应该完全不知道大洋彼岸已经有人把吉他弄失真了。

于是两兄弟一人说是自己用毛衣针扎漏了吉他音箱的纸盆,一人说是自己用剃刀片划破的……总之,英国有了失真吉他。

The Kinks 的甜蜜时光,不过你以为兄弟之间搞乐队就不会散伙儿了?前有 The Kinks ,后有 Oasis不过,你听他们这么说完,听《You Really Got Me》的时候,似乎从吉他里都能听到破纸盆瑟瑟发抖的声音。

Marty Robbins 对于大部分国内乐迷是个生名字,但在美国乡村音乐里可以说是一个横跨四十年的常青树。

1961年,在吉他手 Grady Martin 录制歌曲《Don’t Worry》的时候,吉他接入调音台,但是那一路出现故障,于是出现了这首传统乡村音乐中非常 Fuzz 的吉他 Solo 。

最不可思议的是,Marty 竟然决定留下这一段吉他,并且这首歌成为了美国乡村音乐榜首,同时在流行榜上也获得了第三。

看见商机的录音师 Glenn Snoddy 联合电视台的工程师 Revis V. Hobbs 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块 Fuzz 效果器 Maestro Fuzz Tone,由 Gibson 公司量产推出,并在1965年获得专利。

如同上文所说,大部分吉他手还在清脆的吉他声音中找寻美妙的和弦,对这种“坏了”一样的声音,大部分人是不感兴趣的。

可是1965年,转折性的一幕发生在 The Rollings Stones 的大热单曲《(I can’t get no)Satisfaction》里。

前奏 Riff 中,吉他手 Keith Richard 本意是希望模拟铜管音色,因为找不到乐手,而使用了 Maestro Fuzz Tone 。

随着这首歌的大热,1965年底,所有 Fuzz Tone 售罄。

Mosrite Fuzz RITE、the Sola Sound Tone Bender MkI 等等的早期 Fuzz 效果器应运而生。

前文我们提到的利物浦男青年 Paul McCartney 已经成为了举世闻名的 The Beatles 贝斯手,他为了赶时髦,在专辑《Rubber Soul》中为吉他手 George Harrison 的歌曲《Think For Yourself》里用 The Sola 的 Tone Bender MKI ,贡献了一轨 Fuzz Bass 。

比起方头方脑的 Fuzz 单块,Fuzz Face 显得嬉皮很多Tone Bender 本来是 Fuzz Tone 在英国的仿制版。

Macari’s 乐器店看到 Fuzz Tone 的供不应求,而且需要进口,于是他们买下了 Gary Hurst 改装的山寨 Fuzz Tone,并开始在1965年售卖。

Yard Birds 的 Jeff Beck,Led Zeplin 的 Jimmy Page,没有 Tone Bender 就没有他们1960年代的音色。

一时间,英国乐手没个 Tone Bender 都不好意思弹琴了,所谓的“英伦入侵”也要失色不少吧。

到了1966年,风水轮流转,潮流又回到了美国。

Jimi Hendrix 的 Fuzz Face 呼了所有人的熊脸,如果说之前 Jeff Beck 、Eric Clapton 的演奏还算是有迹可循,那么 Jimi Hendrix 的演奏则真是神出鬼没,疯癫又合理。

Marshall 和那块圆头圆脑的 Fuzz Face 的搭配也成了 Jimi Hendrix 的标志性搭配,也成为了 Jimi 的绝唱。

这块效果器由 Ivor Arbiter 设计,之所以设计呈圆形是因为看到麦克架子下面的圆形底座(很多人知道他是因为他设计了 The Beatles 的 Logo,当然也有可能是他把卡拉OK从日本引进英国)。

1969年,又诞生了一个让吉他届震撼的名字,The Big Muff 。

这款效果器也让 Distortion 这个词第一次被用在吉他效果上。

EH 公司一直生产到现在,也开发出各种各样的版本。

The Big Muff 也是这些1960年代前辈中现在应用最广的一款 Fuzz/Distortion 。

1970年代Do it in the HARD way其实,1960年代末的这几块标志性效果器已经够吉他手玩一阵子了,不过1977-1978年,工程师和吉他手们突然发现,可以把失真的波形切得更狠:Hard Clipping ,用一套放大电路代替原来的晶体管。

于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 Distortion 雏形诞生了。

1977年 MXR 的 Distortion+ 发行,这套电路比原来的 Fuzz 效果复杂得多,在增大音量的同时会消减一些低音。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 Rhandy Roads 在 Black Sabbath 乐队的声音,同样,Blues 味道颇浓的 Grateful Dead 主唱和吉他手 Jerry Garcia 也在1970年代后期一直使用。

新技术施行的同时,Fuzz 效果也经历着再一次变革。

1970年代中期,Pro Co RAT 的工程师 Scott Burnham 和 Steve Kiraly 一直给乐手修理 Fuzz 效果器,直到有一天他们觉得:我们能做得更好!哥俩做了十二块给朋友们用,这十二块被称为 BUD BOX ,并广受好评。

1977年,发行量产版,并受到大家追捧,产生了无数个 RAT 版本和复刻(山寨)版本。

Kurt Cobain 就是这块效果器的忠实爱好者,可能 “RAT” 这个名字也符合了当年很多颓废青年的审美。

1978年,BOSS 的 DS1 发行了。

听 DS1,这可能就是你脑子里最标准的 Distortion,This is what I called Distortion。

虽然因为价格便宜,饱受一些人诟病,但这也是日产效果器的第一次露脸,来自日本的罗兰成功逆袭,并将在日后进入很多摇滚乐手的世界。

1980年中后期兴起的吉他大师大潮中,Joe Satriani、Mike Stern、Steve Vai 的效果器矩阵中都少不了这一块。

1980年代:如意金箍棒!大大大大大……Marshall JCM800/900 可以说是摇滚乐的另一个名字(之一)。

1980年代,演唱会没有音箱墙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搞摇滚的,不过正如 J.C.M 讳莫如深的笑容一样,所有这些音箱墙里其实只有一个或者两个是出声音的虽然 Marshall 已经在吉他音箱行业打拼多年,之前的很多型号都广受好评,但是 Marshall 真正变得无可替代是在1981年。

那一年他们推出了 JCM800,这个中二的名字来自他们老总的名字缩写(Jim Charles Marshall)。

800 则据说是 Jim Marshall 的车牌号,但是后来这款音箱被大家广泛应用,成为1980年代 Heavy Rock 和 Hard Rock 的标志性音箱,800被附会成80年代。

于是 Marshall 公司顺水推舟,1990年代推出了 JCM900,21世纪推出了 JCM2000。

在 The Who 乐队的吉他手 Pete Townshend 和贝斯手 John Entwistle 第一次用到吉他音箱墙后(Pete 据说也是砸琴第一人),这也引起了所有音乐人的效仿,Beyond 演唱会也曾用过 Marshall 墙。

以改造 Fender 音箱为职业的 Randall Smith ,在1970年代制造出了 Mesa Boogie 的第一款旗舰产品 Mark I。

在送给 Carlos Santana 后,Santana 评价:“This Thing Boogies!”并在1980年代奠定了 Mesa High-Gain 失真的基础。

在1980年代狂躁的失真中,Ibanez,这个日本企业也在1982年推出了标志性的过载 Overdrive 音色 TS-9 。

这款效果器一反 Marshall 的粗粝,以细腻柔和著称,称得上是1980年代的“大”摇滚时代的一个叛逆者。

平平无奇的外表下,藏着几十年摇滚乐的灵感钥匙设计师田村進希望模拟 MXR 的 Distortion+ 和 BOSS 的 OD1 ,但是最终成果却更加夺目。

在 Stevie Ray Vaughan 的加持之下,这款效果器的使用者几乎横跨了所有风格。

Blues 化石级大师 Buddy Guy、号称 Female Chuck Berry 的 Joan Jett ,到 U2 的 the Edge、Oasis 的 Noel,甚至是 Green Day 乐队的 Billie、Metallica 的 Kirk、Dream Theater 的 John……1990年代至今新的不行!我要元年的!时间进入1990年代,失真也变得越来越多种多样。

各种各样的厂商,制造出不同的箱头、效果器,各有各自的名号说法,也有自己的设计审美和理念,其中广受追捧好评的也有不少。

但是真的引起后世广泛推崇,并被立为标杆的失真种类,则少了很多。

各种产品的口号则大部分是“还原XX年代的经典声音……”吉他、效果器、音箱都是如此,复古、原汁原味变成了大家的追求。

不过这也算正常,毕竟1950年代开始,到1990年代,这是摇滚乐、或者吉他摇滚的黄金年代,并诞生了无数经典,从而定义了摇滚乐。

这样的经典时代是可遇不可求的。

就如同中国诗歌从唐代以后,再无李杜。

2010年代转眼就要过去,伴随着电子音乐兴起,吉他到底是不是会一直衰落下去,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不管怎么样,以上这些失真的小家伙们随着一代代热血年轻人,认真用吉他塑造着他们所处的时代,反对种族歧视、反对约战、反对强权和不公……那些年轻人,和这些方头方脑的家伙们,都是过往黄金年代的见证。

图片来源:网络校对:马外外文章来源:街声大事《失真吉他大史记》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