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1968年,笔名“食指”、当时年仅二十岁的诗人郭路生写下了这首以手抄本形式于广大青年中传诵的杰作《相信未来》——在开“朦胧诗”先河的同时,也造就了中国内地最早的一部彰显着摇滚意识与内涵的现代文艺作品。
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4月出版的《新英汉词典》第97页刊登了词条“Beatles”,并释义为“披头士乐队(或译硬壳虫乐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的一支四重奏爵士乐队)”,虽然把世界流行音乐史上最成功的摇滚乐队说成了爵士乐队,但The Beatles还是第一次登上了中国内地的严肃出版物。
而商务印书馆1979年8月出版的《1932年——1972年美国实录·光荣与梦想》一书的第三章中,“摇滚”一词在介绍大受青少年欢迎的热门电影《通宵摇滚》时也终于首次出现。
虽说“披头士”在前、“摇滚”在后,但它们在中国破天荒的亮相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告开始的改革开放几乎同步的事实预示着,风起云涌的摇滚时代最初的几声旱天雷即将在神州大地上响起……1979年12月,出身外交部大院的北京青年马晓艺在考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不久,与同样喜爱欧美流行音乐的小伙伴李志超、万星及年纪稍长、在北京玩具研究所工作的王昕波组成了北京乃至中国内地第一支演唱欧美摇滚歌曲的电声乐队“万里马王”,主唱为马晓艺、王昕波任吉他手、李志超弹贝斯,万星则是鼓手兼演唱。
乐队队名由四人的姓氏组成,用王昕波的话来说就是“当时朝鲜颂扬本国建设速度的‘千里马精神’非常时髦,而我们还盖了他们一头。
” 经过短期排练后,1980年夏天“万里马王”乐队在第二外国语学院操场举行的一次北京高校文艺汇演中初试啼声、一鸣惊人。
“万里马王”演唱的《昨天》等几首“披头士”乐队的名作震惊了现场的所有观众并在京城高校范围内引起了不大不小的轰动,热烈的掌声也让在场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部节目主持人吴晓庸激动不已,他很快将“万里马王”的演唱录音在自己的节目中播出,随后敏感的英国广播公司(BBC)迅速做出了报道:“中国北京出现了有史以来第一场轰动的摇滚乐演出。
”中国内地最初的摇滚电声出现在特殊年代刚结束三年多而改革开放进行了不到两年的时刻——在当时大众认知“弹吉他的人几乎等同于流氓”的保守、严苛的岁月里,发生的这一切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1981年,成员为李力、王勇、秦奇、龚鸣等人的“阿里斯(ALICE)”乐队成立,他们以翻唱日本的流行歌曲为主。
1982年,同在中央工艺美术学校读书的丁武、王迪与刘君利组建了“蝜蝂”乐队——蝜蝂是古书上记载的一种喜欢负重的小虫,由队名可见他们“面对巨大压力时的雄心”。
“蝜蝂”曾在天桥附近某剧场进行过一次演出,但他们同样是一支只会唱欧美歌曲的翻唱乐队。
“阿里斯”、“蝜蝂”很快就无疾而终,而“万里马王”亦于1985年解散——因为他们都犯有北京最早期摇滚乐队的通病:仅会翻唱而具“玩票”性质,无任何原创作品。
后来这三支乐队的成员或隐身茫茫人海杳无声息或成长为中国摇滚乐的中坚力量,像英语极好的万星出了国、一心钻研录音技术的王昕波则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摇滚录音师并于江湖上被尊称为“老哥”——无论世事沧桑,永远不会磨灭的是这十几个北京青年以他们拓荒者式的热情、勇气和行动在中国音乐史乃至文化史上留下的精彩痕迹!继“万里马王”、“阿里斯”和“蝜蝂”,下次登场的将是同样属于“昨天”,却是北京首支拥有原创作品及乐队专辑的……纯洋班的“大陆”乐队。
1983年,热爱中国文化的吉他好手、同时也是马达加斯加驻中国使馆雇员的艾迪(Randriampionona Eddie)在北京与大卫·霍夫曼、保罗、西菲利、贺加德、南西尔、伊鲁、伊万等其他驻京外籍人员和留学生共同组建了“大陆”乐队。
他们在翻唱欧美歌曲的同时也创作了一些较简单的作品,还出版过《街上的舞蹈》、《天上的妹妹》两盒专辑。
在后来的三十多年里,艾迪与中国摇滚乐之父崔健、中国爵士乐之父刘元一同书写了中国摇滚乐最初的辉煌与传奇。
△“大陆”乐队1983年,曾任东方歌舞团电声乐队首席吉他、绰号“吉他大侠”的中国内地第一代职业吉他手张勇推出了自己的首盒吉他演奏专辑《吉他世界》,之后迅速成为了全国吉他爱好者们的偶像。
三年后,他与崔健等人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合作首演了《一无所有》,共同推动了中国摇滚乐的横空出世。
△张勇1984年,共有“不倒翁”、“花果山”和“七合板”三支北京乐队成军。
“不倒翁”的成员包括李季、李力、孙国庆、臧天朔、王迪、丁武、秦奇、严钢等人,主要翻唱欧美和日本的摇滚乐及电影插曲。
△“不倒翁”乐队△孙国庆据绰号“季头子”的李季回忆,1984年初他和一帮热爱音乐、同为文工团子弟的小伙伴们搞起了“不倒翁”的雏形,后来又在机缘巧合下获得了自己任职的北原广告公司领导的支持,公司为他们购置了乐器设备、租下了首都剧场楼上的一个小厅作为排练室、还配备了一位叫张丽丽的“乐队事务经理”;在最初的队员李力、秦奇、严钢等人之后,已在歌坛小有名气的孙国庆以及臧天朔、丁武、王迪等人也纷纷来投,排练室内一时间红红火火好不热闹,大家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演出机会太少同时不愿被看中他们的著名音乐人谷建芬“全队收编”去唱流行歌曲,支撑了一年左右的“不倒翁”只得黯然解散。
“蝜蝂”乐队之后丁武和王迪又加入了“不倒翁”,没想到仍然命运多舛;惆怅不已的臧天朔却因此有感而发,写下了他最早的一首名作《心的祈祷》。
△“不倒翁”乐队“不倒翁”乐队貌似无声地消失于历史的尘埃中,但他们却又在二十九年后的2014年由主唱李季和秦奇领衔、带着《雾霾》等原创作品“满血复活”。
“不倒翁永远不倒”,不能不说是一个“恐龙重生”式的奇迹——同时亦证明了乐队队名的重要性!而“花果山”也是一支松散而短暂的玩票乐队,由属猴的、从宝岛回归内地的著名音乐人侯德健和“黑子”王彦军、郭峰等人组成;王彦军和郭峰后来也都成为了各自领域的翘楚人物,这都是后话。
△“花果山”乐队-侯德健△“花果山”乐队-郭峰1984年11月至1985年6月,仅存在了半年多的“七合板”乐队在中国摇滚史上写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篇章。
同在北京交响乐团任职的七位乐队成员按年龄排列,分别是文博、安少华、杨乐强、周晓明、李秀利、刘元和崔健——年龄最小的“老六”刘元和“老七”崔健后来分别成为了“爵士之父”和“摇滚之父”,是其他五位“伯伯”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吧?“七合板”以翻唱欧美、日本的流行和摇滚作品为主并曾在政协礼堂公开演出过,1985年,乐队还出版了唯一的一盒专辑《七合板演唱专辑》。
而关于“七合板”乐队——诸如吹唢呐的刘元为了“民乐改摇滚”、特意跑到天津花了四百多元“巨款”置办了他的第一枝萨克斯管等等精彩有趣的故事,我们将在下一回细细道来。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